這時有丫鬟從外頭進來,福身一禮:“秦侍郎遣奴婢來問問郡主,還有多久可以過去?”
幼僖揮揮手,示意丫鬟退下,復又看向紀靈芝:“我先去見譚仁貴,你要是有什麼想要說的,你先想好,待我回來之後再說。當然了,嘴長在你的身上,要是沒有什麼要說的,我也不會為難你。”
大抵是對她不抱什麼希望了,幼僖說完這話,隨即出了門。
譚仁貴已經在堂中等候了許久,茶續了兩杯,糕點上了兩盤,除了偌大的屋子只他一人有些冷清外,別的倒也沒覺得哪裡不妥。
幼僖姍姍來遲,緩步踱進堂中:“本郡主來遲了,還望譚知府勿要見怪。”
沒有下人的提前通稟,譚仁貴尚在兀自端著茶盞品茶,乍然聽聞聲音被嚇了一跳,手一抖,杯中茶水溢位,濺溼了衣袍。
胡亂的拂去衣袍上的水珠,譚仁貴趕緊起身來到中間見禮:“下官譚仁貴見過郡主。”
幼僖旋身落座:“譚知府不必多禮,請坐吧。”
“謝郡主。”譚仁貴方才回到位置坐下。
丫鬟奉了茶水上來,幼僖端起杯子淺抿一口,隨手放下:“譚知府今日來驛館,可是有事?”
譚仁貴垂首:“下官求見郡主並非有事,只是念及郡主來到江城已有好幾日,下官本該好好招待郡主,只是澇災剛退,災民還沒有安置妥當,所以下官一時分身乏術,怠慢了郡主,還請郡主恕罪。”
幼僖抬眸看去:“譚知府都說了災情嚴重,自然應該以百姓為先。況且,本郡主來此也不是為了遊山玩水,所謂告罪一事,實在是無稽之談。”
“是是,郡主心繫百姓,實乃百姓之福。”譚仁貴順著她的話說下去,復又道,“郡主初來江城,對這裡人生地不熟,若是郡主不嫌棄,可讓下官拙荊帶著郡主看一看江城周邊。自然,郡主心繫遭難的百姓,若有一個對此地甚是熟悉的人引路,郡主想去何處都能便一些。”
幼僖打量這譚仁貴,分析著他話裡的意思。
須臾沒有回覆傳來,譚仁貴小心翼翼的抬頭去看,只見那張傾城容貌綻出淺淺一笑。
正當他拿捏不準時,幼僖卻道:“好啊。”
譚仁貴不敢直視郡主容顏,迅速垂頭:“若郡主不嫌棄,下官這就回去安排。不知,郡主打算什麼時候出門?”
幼僖沉吟道:“明日吧。”
“是,那下官明日就讓拙荊備好車駕至驛館,恭請郡主駕臨。”
幼僖想起來:“聽說譚知府還有好幾個女兒是吧?”
譚仁貴微一愣,不知幼僖打算為何,但還是如實回答:“是,下官膝下有五個女兒,長女前兩年已經出嫁,次女和三女年紀相仿,今年正好十六,餘下兩個,一個七歲,一個六歲,都還尚幼。”
幼僖點點頭,心裡有了盤算:“那就讓譚知府的五個女兒明日都跟著一起去吧,雖是女子,但也是官宦之女,還是應該知曉民生疾苦,為民作表率。本郡主如此安排,譚知府意下如何?”
譚仁貴慌亂起身,帶著滿腔困惑不解,終究還是應了下來:“郡主所言甚是有理,能陪著郡主一同去視察災情,這是小女的福氣。若是郡主沒有別的吩咐,下官這就回去安排。”
“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