捋了一遍劇情線後一無所獲,沈晚捏了塊甜花糕塞進嘴裡,覺得自己可能是穿書後神經繃得太緊了,才會像這樣看什麼都覺得有問題。
深呼吸了幾次,等沈晚差不多調整好心態,馬車已經行至護國寺的門前。
護衛一早就來稟報過,肅穆莊嚴的佛寺大門口靜靜站著兩個面色悲憫慈祥的老和尚,見沈晚二人下車立刻迎了上來:“阿彌陀佛,施主裡面請。”
沈晚有學有樣地跟著沈夫人同他們見禮,這才往裡走。
和山寺的寺門如出一轍,護國寺內的佛堂建築也都格外恢宏大氣,沈晚一邊悄悄觀察著周圍環境,一邊支著耳朵聽沈夫人和老和尚講話。
“觀施主氣色,比上次求簽時好了許多,想必煩心事已了。”
“是,我這次來就是向佛祖還願的……對了,有件事還要麻煩師父。”
“施主請講。”
“我在上山時遇到了位受傷的公子,留下了兩個護衛照顧他,還得請師父請醫僧下山為其救治。”
“這是自然……施主心善,阿彌陀佛。”
說話間幾人走進了一間佛堂,寶相莊嚴的佛祖低眉斂目,端坐在蓮臺上。有人正跪在低矮的拜凳上祈福,聞聲抬起了頭,沈晚無意間和她對視在一起,徒然心跳加速。
杏眼,薄唇,奶白面板,右眼眼尾有一枚淡紅色的淚痣。
——和書裡對柳沐的描寫隻字不差。
只是,按劇情來看兩人的第一次見面應該是在一年後身份揭露時,怎麼會提前到現在?難道劇情線變了?
沈晚腦子裡一團亂麻,好半天才想起件事。為了避開原劇情,她在早上出門的時候磨蹭了快半個時辰,這在原著裡是沒有的,所以她和柳沐會遇到也不是什麼不可能的事情。
她下意識又看了眼柳沐,柳沐卻沒再看她,而是皺著眉和身邊的小丫頭低聲說著什麼,半晌一抬頭突然看向沈夫人:“這位夫人……冒昧問一下,您說的那位公子是在哪裡遇到的?又長什麼樣子?”
沈夫人一怔,有點遲疑地向護衛招了招手,示意他來說。
護衛先向佛像拜了拜,這才壓低聲音道:“我離得遠,也沒看太清楚,不過那位公子穿著件月白長袍,手腕上好像有條剛結痂的傷疤。”
柳沐臉色一變,嘴角抿了抿,似乎在剋制著什麼情緒:“您救的那位公子,應該是家兄,不知夫人能否讓人帶我過去看一看?”
沈夫人心善,沒有多想就答應了。
沈晚站在她身邊,卻頭疼地想揉揉眉心。她想起來了,柳沐是和她哥一起來的,原書裡柳沐救雍王的時候小丫頭還說了句“您再不下山,少爺該擔心了”,恰好被意識還沒完全消失的男主聽在了耳朵裡,成了男主後來尋找救命恩人的依據之一。
而柳沐之所以沒徹底救醒雍王,一是怕惹麻煩,另一點就是因為丫鬟的這句話。
沈晚看書雖然不會跳章去看,卻也不會費心去記這些一筆帶過的細節,這也就使得她根本沒在第一時間反應過來。眼下柳沐急匆匆地隨人走了,沈晚才後知後覺地發現一個問題:
在書裡,柳沐救男主的情節究竟是在拜佛之前還是之後來著?
“晚晚。”沈夫人柔和的聲音突然響起來,短暫地打斷了她的思緒,“來,向佛祖還願。”
沈晚應了聲,依言跪在拜凳上,腦子裡翻來覆去的卻都是男主何時被救的問題。旋即她有點絕望地發現,作者好像根本沒寫這一點。
也就是說,男主現在很有可能依舊在竹林裡半死不活、性命垂危著。
想到另外幾位親王的狠辣手段,沈晚無意識地俯身對著佛像拜下去。額頭碰觸到冰涼地面的瞬間,沈晚心中一定,隨即低聲和沈夫人打了聲招呼:“娘,我帶著梔初在寺裡走一走,等您唸完經再來尋您。”
沈晚還沒及笄,正是活潑坐不住的年紀,沈夫人也沒打算拘著她一起念經,略微叮囑了幾句就放人走了。
沈晚邊回憶邊往外走,隱約想起來男主好像是中毒後倒在了一片竹林裡。她本以為有目標地找人會是件簡單的事情,真正做起來才發現並非如此。
護國寺坐落在須彌山上,佔地極廣,單單是有竹林的院子就有三個。沈晚看小說的時候對地名並不太敏感,以至於根本不清楚男主究竟在哪片林子裡。她找僧人問了路,先找了臨近的兩處帶林子的院子,卻運氣差到了極點,根本沒發現男主的蹤跡。
梔初跟在她身後,眼見自家小姐逛了兩處林子後還打算去逛第三處,終於忍不住開口詢問:“小姐,您怎麼一直逛林子啊?”
梔初剛滿十五,頭上梳著整齊的雙丫髻,圓溜溜的大眼睛寫滿了疑問,看起來格外可愛。沈晚現實裡十八歲,穿書後總忘記她現在比梔初其實還小,一看到小丫鬟呆呆的樣子就被萌得肝顫。但眼下沈晚惦記著救男主,沒心力和她多說,只得敷衍道:“我就是覺得這竹子既然分了三個院子來種,肯定有不同之處,就想全都看看。”
聞言,梔初半是理解半是疑惑地點了點頭。
第三處林子卻比前兩處加起來還要大,沈晚頂著護衛和梔初不解的眼神,在林子裡亂轉了快小半個時辰,腳底被硌得發疼才在一低窪的淺坑裡找到了昏迷的陸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