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地形不適合做冰槽,就只能靠人工或者馬匹拉著爬犁。
把兩三根原木固定在大爬犁上,用繩子捆住,再用棒子絞繩,這樣可以勒得非常緊。
運輸過程中,人累了換馬拖,馬累了換人拖。直到把原木運輸到楞場。
楞場相當於木材集中堆放的臨時中轉倉庫,對木材進行同意管理和後續處理。
在這裡要依據木材的品種、規格、質量進行分類。
按照原木的長度、直徑分成不同等級,用途和需求也都不一樣,最終會送往不同的地方。
伐木作業中的“歸楞”環節是將原木分類整理堆垛。
而東北方言裡,“歸楞”表示整理、收拾的意思,也就是出自於此。
霍老三對二隊的伐木隊眾人不屑一顧,並不咋放在心上。
“三哥,真不過去看看啊?我聽說他們二隊前一陣兒有個護林員挺訥(ne)啊,不知道會不會也來了!”
那個村民繼續說道。
“來不來能咋地啊,不就一個半大小子麼?弄死幾頭狼唄?”
霍老三說著抄起身旁的步槍,笑道:“有這玩意,誰打不死狼咋地?”
那村民不再說話,只是陪著笑。
“行了,吃完就趕緊幹活去,全都整利索了好睡覺!二隊兒那邊,明天過去瞅瞅!”
霍老三擺擺手說道,把賠笑的村民也趕去幫忙砍樹了。
那村民本想著討好討好霍老三,能少乾點兒活,想不到沒啥作用,心裡啐了一口,卻不敢表現出來。
霍老三放下手裡的步槍,三口兩口啃完手裡的粘豆包,然後把碗裡的白菜湯喝光。
想想剛才給那幫知青的粘豆包還是有點肉疼,雖然隊長吳遠特意跟他交代過,那本來就是給知青準備的一份兒。
但是他就算不給又能咋的呢?
只怪那個叫周雪梅的長得太招人稀罕,他一時沒忍住,想過去看看,又不好空著手。
所以乾脆把豆包拿上了送過去。
那個周雪梅雖然一副冷冰冰的樣子,但是看到豆包時的表情做不了假!
女知青有文化,整天一副高高在上的樣子,讓霍老三愈發的想要得到。
這要是能讓女知青給他生個兒子,誰都得高看他霍老三一眼!
霍老三沉浸在自己的幻想世界裡,甚至開始給孩子起名了。
可惜腦子裡實在沒啥墨水,想了半天也只能想出鎖柱、狗剩這種。
最後只能放棄,想著以後還是找村裡會計給取個名字好了。
那個叫陳志國的,明顯也對周雪梅有意思,不過是個孬種,得找機會收拾收拾,讓他徹底斷了念想!
霍老三心裡想著,在這山林裡倒套子,有很多機會坑人,輕則受傷下山,重則沒命!
如果那陳志國識相就算了,要是敢支稜毛,可就有他受的!
此時啃了一肚子半冷半熱的粘豆包的陳志國,還不知道他已經被人惦記上了。
幾人吃完飯勉強搭好床鋪,周雪梅和王芳睡在這個帳篷裡,而陳志國他們幾個男的,雖然不情願,卻也只能和其他村民睡在另一個大帳篷裡。
這一晚,是陳志國宋原他們過得最難熬的一個晚上。
走了一天山路,十幾個男人的臭腳丫子的味道,在帳篷裡混合後直往鼻子裡鑽!
更讓陳志國崩潰的是,他們甚至還在爐子上烘烤靴子!
磨牙的,放屁的,說夢話的,等等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