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南梁和大胤之間的關係,雖然現在表面上是相安無事的,但實際上卻十分微妙,以後會朝著哪個方向發展,誰都不好說。
世子妃是真心心疼女兒的,何況還有宜華長公主的前車之鑑……
本來梁晉的這個太孫之位就坐的挺虛的,能不能真的坐穩了都兩說。
退一萬步講,就算他將來能順利繼位,成了南梁的一國之君,可兩國的關係一旦再有個變故——
宜華長公主這些年裡的遭遇,就是謝明宜將來的路,一眼就能看到頭兒的。
世子妃瞭解自己女兒的性子,宜華長公主那樣心性的人能撐到今天都屬不易,何況是謝明宜?
這會兒她是真的糟心不已的,一時也顧不上多想謝明宜今天險些出事究竟是誰的手筆了,隨後就只是又嘆了口氣道:“這事兒回頭再說吧,先去廚房看看,我留了晟王妃在府上用膳,得好生準備。”
彼時後院那邊,湖陽長公主正握著武曇的手熱絡的說話。
她本來就是個十分睿智的人,而且在宮裡宮外浮沉這些年,人情世故都再是熟練不過的了,要應付武曇這麼個丫頭片子,完全不在話下。
先是寒暄了兩句,她也不繞彎子,主動就問了:“吳媽媽剛說是你送了宜姐兒回來的?”
武曇這人也是最識時務的,從不在聰明人面前裝傻,也就一五一十的將事情的經過與她細說了。
方才她在世子妃面前是有所保留的,這時候到了湖陽長公主面前就不藏著掖著了,後又直言道:“昨天我們夫妻從姑母您那莊子上回來的路上就遇到了南梁進京的使團隊伍了,回來同我家王爺閒聊,也聽他提起,南梁的王皇后方面似乎已經有意要替那位長孫殿下選妃了,而最佳的人選就是我和明宜今天在街上偶遇的那位王家小姐。雖然都說是無巧不成書,可但凡巧合,也不免會有貓膩在裡頭,我想問姑母……有關那位太孫殿下的婚事,宮裡……是不是有對您放下過什麼話來?”
湖陽長公主面上的表情顯得很平靜,波瀾不驚。
她手上掛著一串檀木佛珠,手指捻過去兩顆珠子,方才淡淡的陳述事實:“年底那陣子我進宮去太后就有提過,說是陛下有意和南梁進一步鞏固關係,結秦晉之好,看上了我家宜姐兒的性子,讓我提前心裡有個準備,暫時家裡就不要張羅著給這丫頭議親了。”
就梁晉目前的身份,將來是要登基為帝的。
他現在娶親娶回去的正妃,將來是要母儀天下的。
謝明宜的性子直,雖說人也算聰明,並不蠢笨,可是平心而論——
她這樣的性格,也不是一國之母的絕佳人選。
“看上了明宜?”武曇聽得一愣,垂眸略一思忖,也就恍然大悟了……
蕭昀雖然想要拉攏和梁晉之間的關係,但顯然,他是沒有異想天開和獅子大開口的會想要完全操縱梁晉,他想要透過聯姻來鞏固雙方之間的關係不假,但又很清楚,控制慾太強了,就只會適得其反。
他會選謝明宜,算是十分周到的考慮了。
一方面,謝明宜身上沾著皇室的血脈,但又只是外姓旁支,並非正統了,在血統身份上沒有那麼敏感,而同時沾著皇親這一點,也足夠給她體面,抬高了身份,不至於太拿不出手;另一方面,湖陽長公主說蕭昀看中了她的性格,這就更能顯示出蕭昀在這件事上的周詳考慮了,他就算想用聯姻的關係捆綁兩國關係,但也明白過猶不及,謝明宜的性格直爽、不拘小節,不是那種心機深沉,精於算計的人,把這樣一個心思相對單純的人送到梁晉身邊,才能顯示出誠意來,同時也叫梁晉不必過分的揣測防備……
武曇抿抿唇,最起碼從邏輯和原則上看,她對蕭昀做出的這項安排是挑不出毛病來的。
只是沉默了一下,又對湖陽長公主說道:“這事兒姑母還沒對明宜提過吧?就今天這件事而言,不管是不是王家姑娘所為,但是有一點很明確,那就是南梁的王氏一族也在打那位太孫殿下婚事的主意,若是這邊陛下的態度太過強硬,或是事情讓咱們大胤人搶了先,只怕那邊也未必肯於善罷甘休。就算這門婚事是遵從皇命,並且雙方也算登對,既然已經事到臨頭了,姑母還是儘早和明宜交代一下吧。現在恐怕也不只是南梁方面不肯放手這門婚事,就是在咱們朝中……想要攀上這門婚事,然後藉著機會一飛沖天的人家也是有的。”
今天的事,她和謝明宜一樣,都有一種直覺,願意相信事情的始作俑者並不是王修苒。
相對的——
是有人眼紅謝明宜即將攀上樑晉的這門親事而眼紅,進而利用機會製造事端,想要一石二鳥的可能性更大些。
如果真是王修苒想要對謝明宜下毒手,她手下那個灰袍人的功夫那麼好,完全可以不必製造什麼追逐小賊的契機,直接派了那灰袍人出面,反而可以做的更為乾淨利落,並且成事的把握也會大上很多。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