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青書送完三派十五人下山後,剛回到武當,便見到殷梨亭在那等候,他連忙上前,道:“六師叔!”
殷梨亭重重拍了拍他的肩膀,高興道:“好小子,為我們武當爭回一口氣了。”
武當如今與少林派並駕齊驅,同為武林的泰山北鬥。若他們打敗其他這三派弟子,那自然無話可說。可若被這三派弟子打敗,那可是丟了大臉了。宋青書以一戰敗三派弟子,可謂替武當立下了大功。
殷梨亭道:“別愣著了,你爹在裡面等你呢!”
穿過紫霄宮,進入內堂。宋遠橋、莫聲谷已經在裡面等候,宋青書連忙行禮,道:“爹,七師叔!”
要說這莫聲谷實際年齡不比宋青書大多少,可輩分放在那,在這個尊師重道的年代,不管什麼時候,宋青書在莫聲谷面前,必須恭恭敬敬稱一聲師叔。
莫聲谷入門較晚,雖是張三豐收的徒弟,可大多都是宋遠橋在代師傳藝,因此宋青書與莫聲谷關系較好。
不茍言笑的莫聲谷,也是露出微笑,道:“青書,今日你可為我們武當立功了。”
宋青書恭謙道:“全賴太師父,爹以及師叔們平日教導。”
看著兒子勝了之後,不驕不躁,舉止得體,宋遠橋大感欣慰。他道:“你太師父不在,我也不好對你論功行賞。”
殷梨亭進來,聽到這話,他笑道:“大師兄,所謂舉賢不避親,況且青書今日確實為我們武當爭了光,師父出門時,已將武當派託付於大師兄,大師兄若不賞罰分明,恐怕會傷了其他弟子的心。”
宋遠橋笑了笑,道:“你們這些做師叔的,可不要太溺愛青書,青書年紀還小,正是需要鍛煉的時候。”
殷梨亭道:“以青書的武功,人品,皆冠絕於其他門派的年輕一代,大師兄若不重用,平白讓其他門派恥笑,笑我們武當輕賢慢士。”
“罷了罷了!”宋遠橋笑著對宋青書道:“既然你六師叔,七師叔如此看重於你,爹自然不做這惡人。從今起,你便帶領武當三代弟子練功吧!青書,你可記住,既委你重任,切不可輕慢。”
宋青書心中大喜!宋遠橋給他的差使,便是預設了他是武當第三代第一人的地位。自兩年前張翠山夫婦去世,武當派第二代掌門之位,若無意外便是宋遠橋的。
如果宋遠橋再內定第三代掌門為宋青書,那麼不免他人非議。因此,唯有宋青書自己努力,多為武當立功,最後以大功再坐上掌門之位,唯有如此才夠名正言順,不會引來風波。
慶幸的是,張三豐對這個長子徒孫也甚為喜愛。有時心血來潮,也會親自點撥幾下宋青書的武功。
因此,宋青書的修為,才能脫穎而出,拉大與其他同代弟子的差距。其實,在武當第三代弟子中,比宋青書刻苦的人大有人在。
……
這一日,關中大刀客上官鶴派人送來請柬,原為上官鶴六十大壽。這上官鶴在關中名聲赫赫,年輕時便頗有俠名,更與武當交好。其孫輩有幾人,便是在武當學藝。
宋遠橋決定親往,囑咐宋青書看好武當,不可輕起事端。只因武當諸俠皆有事出去了,二代弟子只有三俠俞岱巖一人在。因此能委已重任之人,遍觀武當也只有宋青書。
武當底蘊,終是比不過少林這等千年大派。
待宋遠橋走後,宋青書心中彷彿鬆了一口氣,頓時有一種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的興奮感。宋遠橋在武當的威望僅次於張三豐,他對宋青書甚是嚴格。從小到大,宋青書在他面前不敢做絲毫出格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