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實證明,穩定的秩序加上穩定的環境,就能讓經濟穩定地發展起來。
雍州上下,從州郡到下面的縣城,漸漸步上正軌。為官者,勤於政務,兢兢業業,都拼著一股勁,想要做出成績;為民者,刻苦耐勞,耕耘不輟,就是為了有一個富足安康的生活。
戰禍之後,人們的心理變得分外珍惜。
最主要的,還是自上而下推行實施的那一套完善的體制律法。在重建家園的過程中,不是沒有人趁機鬧事、渾水摸魚。但當他們統統被抓起來,或送進監獄,或送上斷頭臺時,很快就再沒有新的刺頭出現了。
陳三郎開明公道,分田分地,各種福利政策前所未有,不敢想象;與此同時,他治下的手段同樣雷厲風行,不容半粒沙子。
剛柔並濟,雙管齊下,在雍州,陳三郎的聲望名頭達到了一個驚人的高度。在無數民眾心目中,陳三郎不但是能人,更是他們的救命恩人。
甚至是神!
不管是城裡,或是鄉鎮上,諸多人家裡頭都把陳三郎供上了長生牌,每日香火敬拜,不敢有絲毫怠慢。
可以的話,他們希望雍州永遠如此。
在這個訊息傳遞緩慢,而且蔽塞的時代,對於天下大勢的變動,大部分人都極為遲鈍,後知後覺。
別說天下,很多時候在一個縣裡,縣老爺換了人,可能在很長的一段時間內,下面的鄉村百姓都不知道。
其實他們也不關心這個,面對黃土背朝天,百姓們幾乎把所有的注意力都放在了田野裡。
但是這個天下,的確在變。
雍州州衙,負責情報的部門每天都收到新的訊息,有關於別的州域的,但最為側重的,還是在北方。
北方有京城,有大舉入侵的蒙元異族。
北方的局勢,是天下的焦點。
很早以來,陳三郎便佈局設定了一個部門,專門負責打探情報訊息,這個部門地位特殊,不歸六房管轄,其直接是向陳三郎彙報的。
當然,所收獲到的情報訊息事先會經過整理篩選,重要的,有價值的,才會遞交上來,其他次要的,大都歸類好,轉交給六房部門來處理了。
否則的話,每天數以百計的紙條訊息,陳三郎根本看不過來。
另外,陳三郎如果指定想要得到某方面的情報,一聲令下,自有人去辦。
得了州郡後,這個情報部門也有了一個正式點的身份名銜:神機衛。
神機衛與玄武親衛,便構成了陳三郎的左臂右膀。
其實這些都是常規安排,幾乎每一個上位者都會如此。比如元文昌在揚州時,便設立了虎威衛和鷹羽營,功能如出一撤。另外還有親衛兵等一些別的機構,組織在一起,最終形成一個龐大的勢力團體。
陳三郎想要發展壯大,必須也如此。
每天看著傳遞回來的情報訊息——即使這些訊息頗為滯後,可陳三郎也敏銳感覺到這個天下,將要再次發生大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