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暮,傍晚的風掠過州郡高高的牆頭上,發出低沉的嗚嗚聲響,旗幟飛揚,與之呼應。
陳三郎站在城牆上,背負雙手,眺望半天紅霞。
這幾天來,可把他忙壞了。
雖然知道管理一個州郡需要解決很多事情,但還是低估了這些事情的繁瑣和困難度。
這絕非是一人,或者數人就能處理得好的。
陳三郎想了想,幹脆將大部分的事束之高閣,暫不理會;目前只做好秩序工作,維穩,安定,不出騷亂。
治安事宜,對於兵甲而言,得心應手。
不過目前駐守州郡的兵力只得五千左右,包括親兵衛隊在內,其餘的兵甲,在入主州郡的第二天便讓江草齊和莫軒意帶出去了。有兩個目的,一是征討追擊逃跑的蠻軍,除惡務盡;第二個,是佔據周邊的府城,納入版圖範疇。
這些府城區域,往往被某些義軍盤踞,他們勢力零散,不成氣候,當蠻軍來打時,便一鬨而散,等對方走了,他們又會回來……
對此,陳三郎制定的方針策略是,降則吸納,抗則破之。
剛入主州郡,立足未穩,便四處用兵,也許有點操之過急,但陳三郎自有打算,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是,軍糧消耗,天天都是一個巨大的負擔。繳獲的蠻軍輜重雖然數量不菲,但坐吃山空,難免吃緊。與其把兵屯在城內吃糧,不如帶出去徵戰,以戰養戰,以戰練戰。
在其中,莫軒意負責追擊蠻軍;而江草齊則負責攻打各個府城。
五千兵甲守州郡,目前而言,足矣!
更好的訊息是,根據探子稟告,周分曹他們最遲明天中午便能抵達,六房主事來到,州郡的各種工作便能展開運轉起來了。
城中的民心頗為穩定,在陳三郎率兵入城之際,人們還有些恐慌,生怕又會遭受一波洗劫,但幾天來,安安定定的,比起蠻軍在的時候不知好了多少倍,不用再擔驚受怕過日子了。懸著的心放下,取而代之的便是對於陳三郎的擁戴和感激。
民眾們多多少少都聽說過陳三郎,以及嶗山的發展狀況,那簡直是夢一般的日子,當下只希望州郡也能如此。
期盼之願,心意所致,絲絲縷縷,無處不在。
陳三郎腦海中的《浩然帛書》悉數感應到,吸納進來,氣息滾滾,滋潤著書頁,那般感覺,奇妙無窮。
夜晚做功課的時候,陳三郎潛心領會,知道入主州郡後,自己的修為躍然提升,又到了一個臨界點,只等一個契機,即可突破,翻開新的篇章了。
想著,就有幾分期待。
“公子,有軍報!”
洪鐵柱走過來道。
陳三郎接過,一看之下,嘴角露出微笑。這份軍報是莫軒意派人送回來的,他們已經追上了逃竄的蠻軍,一番力戰之下,盡數殲之。最後請示,是否班師回城。
對於這個結果,陳三郎毫不意外。蠻軍潰逃,七零八落的,戰力一落千丈,只要被追上,便難逃被殲的命運。
想了想,陳三郎進入箭樓內,讓人拿來文房四寶,手書一封,落金印,令莫軒意就勢南下,直取懷山府。
雍州境內,共劃分五大府城,嶗山、高平、中元、江安、淮山。莫軒意追上蠻軍的區域就在淮山那邊,正好取之,順便幫江草齊分擔一下任務。雖然江草齊帶領的兵甲更多,但要同時佔據幾大府城,也不容易。
歸根到底,還是一個老問題,少人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