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赴嶗山,不僅為了網羅人才,還有一項重大任務,便是探索和開發礦藏。
關於嶗山的礦藏,以前逍遙富道便說過,陳三郎早惦記上了。當下府城局勢塵埃落定,一切俱在掌握中,自然不能再讓那些具備重要戰略意義的礦藏繼續沉睡地下。
陳三郎開始著手挑選關於這方面的人才,熟手的礦工倒不缺乏,嶗山府疆域一片自古便多礦物,自然催生了對應的工作産業。成千上萬的窮苦百姓都以挖礦和運輸礦物為生,不過此勞作十分艱苦,收入也非常微薄,不折不扣屬於苦力階層。
眼下陳三郎首先要勘察和確定嶗山那邊的礦藏分佈位置,以及規模狀況,因此組織礦工開挖的事情可以緩一緩,先帶幾名老師傅過去測定,再做計劃不遲。
其實礦藏的大概位置逍遙富道已經胸有成竹,只是對於礦物的類別,和體量程度不甚清楚,這些都需要老師傅才能明確下來。
張榜出去,酬勞可觀,很快就有老師傅絡繹不絕地來到府衙自薦。
陳三郎自上位來,雷厲風行,一系列有利民生的政令井然有條地實施著,聲望直線上升,在民眾心目中已經具備了相當威信。
百姓的要求其實很簡單,安居樂業而已。但即使如此,能做到這點的官宦卻少得可憐。
嶗山飽受荼毒,民不聊生,陳三郎的出現,給予無數人們希望。眾人對於陳三郎極為擁護,積極響應政令,更不用說,還能賺取可觀的酬勞了。
對於陳三郎準備出發嶗山之事,周分曹等並不十分贊同。大局初定,陳三郎這根主心骨抽身離去,倘若傳揚出去,難免讓人心浮動,定然會造成一定的影響。
陳三郎道:“我不會出去多久,快則三天,慢則五天。”頓一頓,又道:“江將軍即將率部返回府城,有他坐鎮,加上你們,不虞生變。”
幾大縣城已經全部歸附,平定之後,江草齊將帶主力返回府城。畢竟府城才是根本,至於下面縣城,即使有人作亂,也不損根基。陳三郎正需要二姐夫回城,接管許念孃的位置,全方位進行練兵。
許念娘武力高超,但他的性格志向註定只能成為個體強者,無法成為一位能夠統籌全域性的將帥。江草齊則不同,他流落雍州後,得到了許多磨礪,成長得很快。不敢說躋身天下名將之流,但擔任府城練兵一職綽綽有餘。
大亂之世,首重兵甲。養兵要錢,練兵則要人才。經歷權柄變更,現在嶗山府的兵營成色混雜,頗為零落,需要大力整頓才行。陳三郎可不想養著一大群兵痞子和老油條,不但浪費糧餉,關鍵時刻,還會成為不穩定因素。
這些人,必須剔除出去。
另外,大力招收新兵也是提上日程的事。只有新鮮血液的不斷加入,才能打造出一支具備戰力的軍伍來。
現在幕下那張博也是能才,不過相比起來,還是自家姐夫更值得信任。倒不是說任人唯親,形勢如此,務必小心為上。
周分曹聽罷,也不好多說什麼。公子一向有主見,認定的事八匹馬都拉不回頭。誠如他言,等江草齊率領數千精兵回歸,守在府城中,便如同中流砥柱一般,誰也翻不出什麼風浪來。
“既然如此,那祝公子一路順風,事事如意!”
對於嶗山那邊的才子隱士,周分曹也有所耳聞,有幾位確實不凡。卻是遭逢戰禍,躲入深山老林中去的。如果陳三郎親自出馬去請,成功率會高許多。與此同時,也顯示出足夠的誠意。
古語有雲:良禽擇木而棲。很多時候,有真材實料的名士,往往是他們掌握著選擇的主動權。他們選擇陣營一定會經過深思熟慮,絕不會輕率決定。如果不合適,甚至寧願一輩子窩在山溝溝裡面不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