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在很久以前,久到在與逍遙富道去往嶗山時,陳三郎便有了進駐雍州的念頭。其中原因,有周分曹所說的那些,還有更另外的,比如修羅教,比如《浩然帛書》……
雍州兵荒馬亂,民不聊生,修羅教大行其道,荼毒生靈,對於陳三郎來說,卻是十分恰當的進入機會。
這樣的機會,在別的地方根本無從施展。若是進了中州,或許會有一段比較穩定的生活,卻只是暫時的穩定,也不是陳三郎需要的,更未必是周分曹等人需要的。
他們冒著巨大風險跟隨了陳三郎,豈是為了一日三餐?
定下了目標方向,當即傳達下去,傳到每一艘船隻之上。沒有人反對,提出不同意見,都是完全接受。
從涇縣出走,如今船上的人都是堅定跟隨的人。
既然定了路線,那別的就沒有太多可說的,負責執行即可。不過日後到了雍州,選擇何處地域紮營,在何地進行發展等卻是不得不要提前商議談論的事。
周分曹跑進屬於他的船艙內,很快又拿出一幅卷軸,開啟,果然是雍州地圖。
陳三郎見到,不禁大為贊許。怪不得元文昌三番幾次都要請周分曹出仕,周分曹確實擔得起這份待遇,讓他在涇縣處理些民事政務,實在大材小用。
指著地圖,周分曹頭頭是道地講說起來,都是關於雍州各大府城縣鎮的情況,竟十分具體,好像他每個地方都去過,都做過調查。
周何之就頗為狐疑地問:“周先生,你在雍州做過官?”
周分曹擼了擼鬍子,呵呵笑道:“多走了些路,多讀了些書而已。”頓一頓,接著道:“公子,我覺得雍州區域,這三個府城最適合我們立足。”
他點出了三個府城的名字。
陳三郎立刻注意到其中一個府城名為:嶗山府,管轄之下,嶗山赫然在目。
上一次去嶗山,他與逍遙選擇了最快最便利的路徑,坐船從南陽府那邊走,經過原閣府,最後進入雍州,期間由逍遙施展術法,進行風遁,十分快速。不過當下,自然不可能再用那個法子,事實上走得路都不同,而是沿涇江走,擦著中州邊上進入雍州去。
路不同,那進入的地點自然大相徑庭,雖然都是雍州,可天南地北,相差得遠了。
想了想,陳三郎道:“目前雍州境況紛亂,變化巨大,各處府城都不知鬧成什麼樣了。我們也可以抵達之後,隨機應變,看具體狀況如何而定。”
他發了話,其他人也沒有多少不同意見。事實上也可能如此,地圖地點是死的,但住在上面的人卻都是活的,經受蠻軍入侵,十室九空,許多情景都發生了巨變,不可能再保持原狀,那麼是否還適合入駐,就很難說了。
一番商議討論,眾人都覺得餓了,趕緊做飯吃。
用膳之後,各回船艙休息。
陳三郎躡手躡腳地摸到許珺船艙處,見四下沒人,趕緊敲了敲,伸手一推,那門果然沒有扣死,趕緊一溜煙跑了進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