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人面面相覷,都看到彼此眼中的茫然。
這個世界資訊蔽塞,而且陳三郎也並未有什麼驚世之作流傳,作為非揚州舉子,對其可以說並無瞭解。現在只聽葉藕桐說陳三郎是今屆揚州鄉試的解元,這個身份倒有些紮眼。
士林重名,在考子眼中,解元和一般舉人區別甚大,更值得關注。
昨晚聚會的時候,那“榮小成”故意哪壺不開提哪壺,要揭葉藕桐短處,說他作為成名已久的江南才子,鄉試只考到亞元,心中作何感想。
這原本是打擊人的心理戰術,不曾想葉藕桐堂堂正正地大聲回答。
如果陳三郎年紀大些,倒還能接受,問題在於如此年輕,像是初出茅廬的家夥,葉藕桐表現得如此心悅神服,其中就有問題了。
面對一張張或茫然,或驚訝的面容,陳三郎團團作個揖,淡然道:“見過各位。”
與葉藕桐坐在空蕩蕩的那個桌子上。
立刻有跑堂的過來,點頭哈腰地遞過兩份名冊。
陳三郎原本以為是菜譜,可開啟一看,見上面一頁頁,畫著形象各異的仕女圖,留白處又有字句備註解釋,說明此女名字,性情,以及擅長技藝等,更有價格欄目。
這個,也太貼心了吧……
陳三郎有些無語,看那些仕女圖,一幅幅都畫得精緻唯美,各具風情。當然啦,其中肯定有藝術加工的成分在,但總體而言,真人絕不會差到哪裡去,這才能對得起那份價錢。
翻了幾番,卻覺得無甚意思,便放下名冊。
那邊葉藕桐老馬識途地點好人,問道:“道遠,你不喜歡?”
陳三郎微笑道:“我更喜歡吃東西。”
葉藕桐鼓起眼睛,心道肯定是陳三郎放不開懷抱,所以不要姑娘陪酒,他也不勉強,叫跑堂過來,一口氣點了七八個菜,外加一壺好酒。
弄好之後,趁著空暇,葉藕桐便向陳三郎介紹起來。
那四桌上,坐著的舉子分別來自冀州、中州、雍州、名州。其中名州舉子有三人,另外三個州郡的各是兩人。
這點人數,自不可能代表全部,只是屬於小圈子之間的聚會。顯然,在這個時間別的地方上,肯定也有著相似的聚會在舉行著。
葉藕桐如數家珍,將九個舉子的情況都簡單說了下,好讓陳三郎心中有數。
很快,葉藕桐相中的姑娘來了,身形嬌小,但衣衫下山戀起伏,很是有料的樣子。
姑娘見著葉藕桐,臉上笑意盈盈:“葉公子果然信人,沒有辜負奴家。”
葉藕桐笑道:“依嬋姑娘說笑,我怎麼捨得不來?”
昨晚兩個顛倒衣裳,葉藕桐食髓知味,總感覺不大盡興,故而今晚沒有換人,要再續前緣。
兩人輕車熟路地調笑著。
依嬋姑娘見陳三郎單身一個,就嗔道:“陳公子,莫非看名冊上的姐妹們不上?”
陳三郎淡然回答:“只是不慣,不用管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