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覺很淡,不是“如芒在背”那種,若非陳三郎念力強大也體味不到。
“哼,這是監視嗎?”
裝作若無其事,內心更加謹慎。
繁華街道,熙攘人群,一座高樓之上,正陽道長站在那兒,飄然若仙。以他的修為,如果在世俗顯露道法的話,定然被許多百姓頂禮膜拜,稱之為“仙”。
“此子倒沉得住氣,不驕不躁,果然有些氣度城府。”
正陽道長覺得滿意。
陳三郎表現出色,也就意味著其考過鄉試的機率大增,一旦獲得舉人功名,命氣將再度升華改變,慢慢就具備誘人的價值了。
“目前此子時運極好,氣息氤氳,近於深青色,並且仍在增長。運數之強,甚是罕見。不過這樣也好,命氣時運越高,少主獲得滋補便越爽。”
臉上不禁露出笑容,然而想起另一件事,卻又皺起眉頭:昨日那一卦顯示洞庭湖有變,莫非發生了什麼事?
在今年新春之際,其施展玄法,不惜以精血為媒,得出一卦,替元哥舒算出一份天大機緣。只要元哥舒獲得這份機緣,成為揚州潛龍,十拿九穩,再沒有任何問題。並且為天下先,將是九州州郡中的第一條潛龍。
這個第一,意義重大,一步先,步步先,日後群雄逐鹿,問鼎中原,都將擁有巨大的搶先優勢,大事可成。
然而相術算卦這等術法,窺探天機,頗為兇險,也很難精確,只得模糊的大概,需要反複推演計算,才能更加貼近真實。
對這份機緣,正陽道長已經推算了上百次,可始終隱晦,迷霧重重,上一次推算剛得到些比較清晰的眉目,可下一次又産生了變化。如是反複,備受煎熬,頭發都白了幾根。
“時間,九月無疑;地點,洞庭湖也是明確的;只有那機緣變化莫測,如何而生,如何而得,飄忽無影。有時候表現得像一團氣息;有時候氣息化形,變成了一尾魚兒;可有時候,這形狀又呈現出一柄劍刃模樣……非常難以捉摸……”
正陽道長撫了撫胡須,嘆一口氣:“天道不常,天機難測。罷了,就讓少主和我提前前往洞庭湖,實地考場一番,或有準確的演算了。”
想著,轉身下樓,踏步出城,離開南陽府回揚州去——三枚種子都有歸屬,已成根基,無需再時刻盯住了,只待養肥時,提刀來宰,飲血吃肉便可。
時間不覺過,五月初五端午到。
節日的喜慶氣氛在府城中彌漫著,家家戶戶搗米採粽葉包粽子;南陽河中,一艘艘賽船整裝待發,岸上觀者如堵,熱鬧非凡。
有詩為證:競渡齊登杉板船,布標懸處捷爭先;歸來落日斜簷下,笑指榕枝艾葉鮮。
到了傍晚,熱鬧不減反增,遊人如織,而南陽學院舉辦的南陽河詩會正式拉開帷幕,掛著學院旗幟和燈籠的船隻下水,一眾青衫儒巾計程車子們臉帶笑容,迎來了屬於他們表現的舞臺時刻。
在數名同窗的簇擁之下,陳三郎顯得興致不高,心裡還在想著剛才對《真龍禦水訣》一個新的領悟。該領悟能有效改善速度和平衡之間的協同問題,解決之後,可以真正地“乘風破浪”一番。
在另一邊,是同樣被一群生員簇擁著的秦羽書。
今晚秦羽書身穿錦袍,頭戴方巾,鑲嵌一粒珍珠,儒雅之餘,又顯得貴氣;在他身邊,站一位男裝麗人,正是宋院長的千金宋珂嬋。
上得船來,人見人,沒完沒了寒暄,你一句“幸會”,我一句“久仰”,也不知道幸會哪裡,久仰何處,反正客套禮儀多得令人發指。宋珂嬋見到陳三郎,忽然跑了過來,微笑著道:“我見過你,你就是陳道遠。”
注意到這邊情形的秦羽書,一張臉立刻拉黑下來。
陳三郎依然沉浸在法訣當中,隨口回了句:“是嗎?久仰久仰!”說著,自顧跑到角落處繼續領悟。
宋珂嬋睜大了眼睛:他連自己是男是女估計都沒注意到吧,居然張口就說“久仰”?果然是個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