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兩大碗飯,喝一大碗魚湯,打個飽嗝,躺在甲板上,翹著二郎腿,雙手枕頭,看月光看星星,身邊還有一位禍水級女子相伴,幸福在哪裡?
幸福在這兒!
收拾好碗筷,許珺抱膝坐下,雙手托腮,卻是怔怔地望著粼粼河面,以及水裡的月亮和星星。
陳三郎問:“你傷勢無礙吧。”
許珺問:“你快要進學了吧。”
兩人異口同聲,出奇一致,問完之後,面面相覷,略尷尬。
陳三郎笑道:“應該在這幾天就進學了。”
許珺哦了聲:“可你都是修士了,為何還要追逐人間功名富貴?”
“我修的道不同。”
頓一頓,陳三郎悠然道:“人間是個大染缸,紅塵如夢,其實在裡頭修道,卻更能證得本心。你看那些道士和尚,總時不時要往人間走一遭,嘗嘗酸甜苦辣,試試喜怒哀樂,能進能出,方為高人。”
許珺瞥眼過來,瞧著他側面出神。
陳三郎摸了一把臉,沒發覺有髒東西:“怎麼啦?”
“你說的這番話,我爹也說過。”
陳三郎搖頭晃腦:“英雄所見略同也。”
許珺噗嗤一笑:“我爹可不是英雄。”
陳三郎故作老氣橫秋狀:“我看得出來,許館主肯定是個英雄高手,起碼有涇縣城牆那麼高。”
許珺被他這個奇特比喻所逗笑:“我會把你這番拍馬屁的話轉告給他聽的。”
陳三郎神色認真而嚴肅:“這絕不是拍馬屁……說來真得感謝他,自從在武館修習紮馬步,我腰不酸了,腿不軟了,胃口好得不得了。”
許珺一雙眼睛睜得大大,有點難以接受他這樣的說話方式,完全和那些喜歡掉書袋子的讀書人不同,感覺怪怪的。但聽著卻很新奇,而且通俗明白。
陳三郎嘆了口氣:“進學之後,不知多久再回縣城,再到武館練武,真有些捨不得。”
許珺道:“俗話說‘人往高處走’,府城乃繁華熱鬧之地,你進學後習慣適應了,很快就會忘記涇縣。”
陳三郎搖搖頭:“怎麼會?”
“貪新忘舊乃人之常態,本姑娘可是江湖人,見得多了。”
“可我聽說的卻是‘衣不如新,人不如故’……對了,許姑娘,你願不願意跟我一起去南陽府?”
許珺一愣,支吾道:“我去南陽府作甚?”
“你是江湖人呀,走江湖走江湖,豈有常年窩在一個小縣城的道理。”
陳三郎振振有詞,但臉上神色怎麼看都有一股拐騙小女孩的意味——當然,許珺已經不算小了。
許珺回答得堅決:“我不能跟你走,我走了,就沒人照顧爹了。”
陳三郎幹咳一聲:“許館主正值壯年,又是英雄高手,女兒不在身邊,他也應付得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