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不能打,再投入資源就是浪費,下一步雙方同步裁軍才能順理成章。
只是具體能達到什麼效果,還得下一步看對方的反饋。
……
兩天後,莫來多夫回到哈巴羅夫斯克。
乘車來到城郊的一棟別墅內,經過一番通報,莫來多夫進去,在客廳的壁爐旁見到一位有些發福的老者。
他立即立正敬禮:“司令員同志,莫來多夫向您報到。”
這名老者正是目前掌握著遠東、貝加爾、沿海邊疆區最高指揮權的戈沃羅夫大醬。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戈沃羅夫瞅了一眼,抬手還禮,讓他過來,問道:“這次去花果感覺怎麼樣?”
莫來多夫板正的坐在旁邊的椅子上,回答道:“花果的確不一樣了,這幾年他們發展速度非常快,尤其是武器裝備的更新換代。根據我的觀察,他們在京城的工廠,如果全力進行生產,每個月至少能出產300輛他們最新型的75式坦克……”
戈沃羅夫皺了皺眉,每月三百輛坦克,一年下來可就是三千多輛,即使放在蘇聯也是超大型工廠。
這還只是一家,要知道花果能生產坦克的工廠可不少。
莫來多夫又道:“還有他們他們士兵的伙食,雖然在肉類比不上我們,但糧食、蔬菜和蛋類,供應都很充足,比前幾年大為好轉,士氣非常高昂。”
戈沃羅夫點頭,關於這些情況,他身位遠東方面的最高統帥早就掌握了詳細的情報。
莫來多夫又說了許多,最後才說到濱城的情況,吧啦吧啦,尤為詳細。
戈沃羅夫聽的認真,時不時皺眉思考。
等莫來多夫說完,不由得靠在單人沙發上陷入沉思。
莫來多夫是他非常信任的後輩,並沒問‘真的假的’之類的廢話,但對於濱城的情況,還是讓他吃了一驚。
他早幾年就知道,花果對黑省的幾個重要城市進行了全面堡壘化,還喊出了‘深挖洞、廣積糧、不稱霸’的口號。
只是他沒想到,濱城的堡壘化會達到這種程度。
顯然從戰略上,花果從沒打算放棄這裡。
作為參加過二戰的老兵,戈沃羅夫比莫來多夫更清楚,一個佔據重要戰略位置,且城區面積巨大的城市,一旦成為地上地下連通的堡壘,將會是多麼難啃的硬骨頭。
當然,就算並非如此,他也不覺得老邁的波列日涅有跟花果開戰的魄力。
或者即使沒有老邁,波列日涅也沒有這個魄力,他從來不是那種雄才大略的領袖。
更何況現在已經在中亞方向出手了,整個莫思科都在想透過阿芙漢,策動脾路之人獨立,開啟印杜洋的通道。
一旦完成這個壯舉,波列日涅將會徹底確立他在歷史上的功績和地位。
所以,從戰略上來講,不管這次莫來多夫帶回來什麼樣的訊息,都改變不了最後的結果。
差別只是今後對待花果的態度和一些細枝末節的問題。
戈沃羅夫下定了決心,遠東這個地方未來沒有機會,要想獲得晉升元帥的功勞,他必須另想辦法。
也許返回莫思科,或者前往外高加索,直面土耳其,是更好選擇。
莫來多夫並不知道,在他滔滔不絕的時候,面前老者的思緒已經飛了。
彙報結束,莫來多夫從別墅出來,不由得皺了皺眉。
他曾在戈沃羅夫身邊當過秘書,他爺爺更是戈沃羅夫的父親,列昂尼德.戈沃羅夫元帥的戰友。
因為有這層關係,他才有機會到戈沃羅夫的跟前。
但走到現在這一步,再想往前也不可能指望戈沃羅夫,畢竟他不是人家親兒子,他爺爺又死的早,除了戈沃羅夫,並沒留下更多資源。
可是要怎麼走,莫來多夫的心有些迷惘。
懷著這種心思回到家。
說是家,其實就是軍區分的房子,他兒子在列寧格勒上學,妻子和大女兒都跟過去,不願在冰天雪地的遠東守著。
莫來多夫剛進屋,還沒把身上的軍裝脫下去,客廳的電話就響起來。
他皺了皺眉,走過去接起來:“喂,我是莫來多夫……越果來的……我知道了,讓他等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