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小諾慢慢地感受著,與蘇朗寧開啟的新生活所帶來的視覺、聽覺、認知上的改變,努力地踩著節奏去適應新視界,以及新視界裡她的朗寧哥。
這所房子的地理位置很好,鬧中取靜。購物也很方便,樓下轉彎處,就有一個大型超市。
米小諾每每上完課回來,順便就可將日需購置齊全。新鮮的蔬菜水果、熱乎乎的即食食品……
米小諾喜歡這不同於學校的耳目一新的世界,也在日常的瑣碎裡,發現著生活的樂趣,提煉著寫作的素材。
巷口那個愛嘮叨的大媽,自來熟地對米小諾聊著水、電、煤氣等日常瑣碎,時常提醒著米小諾,你家水費該交了、物業費該交了……
得到提醒的米小諾,就會送上真誠的謝意。
巷口那個愛打聽事的大媽,總會關心著米小諾與她的先生點點滴滴,你家先生很帥啦,你們倆很般配啦……
每每聽到讚譽的米小諾,就會在心裡升騰起快樂和滿足。
巷口那個問題多的老奶奶,總是好奇地問東問西,你和你那口子怎麼從來不一起出行呢?你們家怎麼從來就沒有聲音呢?你們倆是不是……
每每聽到這些探尋的聲音,米小諾就會在心底生出無限的惆悵來,悄然地轉身走開了。
巷口那個愛八卦的大媽,也在不斷地向米小諾傳遞著小區裡的新鮮事情。哪家的媳婦懷孕了、哪家的先生升職了、哪家的小寶寶聽話乖巧、哪家的孩子調皮搗蛋又惹事了……
米小諾有閒就聽她們絮叨幾句,沒閒就不多囉嗦。
只是,靈性、聰明的米小諾,還真的從街頭巷尾的瑣碎中,蒐集到了接地氣的素材,那個個老大媽,竟然悄摸地走進文章的某個角落,冷不丁地來上幾句地道的鄉土鄉情。
米小諾的寫作,又開闢了新天地。
儘管蘇朗寧已經言明在先,不需要米小諾安排他的日常起居,但是在一個屋簷下,沒有真正界限得清楚的線。
米小諾的晨練晨讀改在了小區花園裡,每天按時作息的她,晨練完畢,就會在那個早餐點,買上油條、豆漿、餡餅什麼的,回家用餐。
此時的蘇朗寧還未起床,米小諾吃完早飯,還有得時間回房間再閱讀一段時間。
蘇朗寧每每起床後,首先聞到的就是餐桌上瀰漫著的香味。
收拾洗涮完畢,那個人也不做作地拒絕米小諾提供的美味,照單全收。當然,為了表達謝意,蘇朗寧會將生活費放在餐桌的小抽屜裡,任由米小諾取用。
可是,蘇朗寧發現,那個小抽屜裡的生活費,似乎總沒有動過的痕跡,倒是餐桌上會時常出現一些紙條,娟秀的字型,帶著簡單明瞭的交待。
“朗寧哥,請用早餐”;“朗寧哥,我有收入”;“朗寧哥,記得減衣”;朗寧哥……
蘇朗寧匆匆看過之後,心頭會劃過感動,他也不是個沒有情商的人,但是他的潛意識告訴他,那不是愛情。
晚餐,米小諾抓不住蘇朗寧的規律,便不為他準備,各自自行解決。
蘇朗寧在忙什麼,米小諾不知道,他不主動對她說,她從來不問。
心存界限的人總是錯開與米小諾交集的時間,如果她在客廳,他就儘量不去客廳,如果休息日她在家,他就儘量找事情出去。當然嘍,他在家的時間並不多,除了晚上按時回家。
聰明的米小諾,當然能感受到蘇朗寧的疏離。可是忙於學習的她,總會很快忘記湧上心頭的煩惱,她沒有時間和精力去細細品味蘇朗寧的疏離。
米小諾需要保持著暫時的平靜,留待學期結束以後,再好好地去梳理整理感情。
米小諾慢慢地喜歡上了這兒的安靜,每天除了上課時間、去圖書館查資料時間,很多時間都會將書借回家讀,她在臥室內安了張書桌,潛心學習。
當然,買書桌、安電腦都是自己完成,她沒有麻煩蘇朗寧,自己能完成的事還是自己完成吧。
兩個人儘管生活在一個屋簷下,卻是走成了兩條平行線。
你不過來,我也不過去。
喜歡豪門之寵,戳著心尖去愛你請大家收藏:()豪門之寵,戳著心尖去愛你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