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所以要說大膽。
是因為明朝已經許久沒人下過奪情的旨意了。
就算是當年楊廷和回家守孝,尚且都沒有奪情的旨意下達。
張居正卻在此刻冒了天下之大不違。
這一刻炸毛的不僅僅只是因為那些因為改革而利益受損的人,甚至是他的學生與心腹。
都在上書,希望他回家。
但這一切都被張居正以鐵腕手段直接鎮壓。
改革繼續推進。
但時間繼續往後走,張居正也察覺到了自己之後,可能不妙。
恰逢萬曆對於掌權的要求更深。
於是上書請求致士,卻被李太后所拒絕。
並且李太后下令要求張居正執掌朝政一直到萬曆二十年!
這時候是萬曆八年,皇帝也十八歲了,也算是長大了,老臣也要退休。
本來是你好我好大家好的局面,卻因為李太后的插手,而導致了雙方矛盾不可調和的增長。
最終,張居正於萬曆十年,病死在了任上。
張居正一死,之前被壓抑的反對派聲浪瞬間就大了起來。
張居正這個人,私德並不算是非常的完美。
任人唯親,貪汙受賄,以權謀私。
這些事兒他全都沒少幹。
什麼替自己兒子科舉作弊之類的事情,做起來完全沒有任何的心理負擔。
也因為這樣的事情,所以在張居正死後,他受到了大量的攻擊。
於是他的罪名越來越多,短短不到兩年的時間裡。
這位朝廷重臣,國之肱骨,就變成了惡貫滿盈,十惡不赦的大罪人。
隨後,更是被萬曆皇帝直接下旨抄家。
萬曆也蠻有意思的,他一心抄家一方面是為了報復,另外一個方面,則是滿心歡喜的準備著用張居正的萬貫家財,來為自己修一個全新的宮殿。
在抄家的過程當中,張居正家中十七人加上三個嬰兒直接在府中餓死。
張居正大兒子在獄中無奈上吊自殺,其餘的幾個子女也全都被流放。
而萬曆的宮殿最後卻沒有修成。
因為最後抄家抄出來的,不過是十餘萬兩白銀和上萬兩黃金。其中大部分還是各種賞賜的首飾袍服之類的玩意兒。
這個數目吧。
你要說很多,那的確是蠻多的。
但你要說是特別多的話,那又不至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