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都可以說是歷朝歷代都會做的事情。
如果張居正只是做了這些事情,那麼張居正姑且只能夠稱得上是一個政治家。
如果要說是一個改革家,就未免有些名不副實。
所以張居正還做出了一個最為重要的決定。
這個措施,奠定了他改革家的名頭。
一條鞭法。
首先要明確的是,一條鞭法也不是張居正最先提出來的。
最先提出來的人,實際上是嘉靖年間的桂萼。
張居正是推廣者,是他將一條鞭法推廣到了全國。
把各州縣的田賦、徭役以及其他雜徵總為一條,合併徵收銀兩,按畝折算繳納。這樣大大簡化了稅制,方便徵收稅款。同時使地方官員難於作弊,進而增加財政收入。
這個事情。
有好有壞。
好的地方就是秦戟上面說的東西,而壞的地方就在於。
其實當時的明朝。
是比較缺少銀兩的。
而且可能所有人都忽視了另外一個問題。
那就是大明......是有官方貨幣,寶鈔的。
為什麼選擇用銀子而不是寶鈔?
或許答案已經有了。
那就是當時的帝國,已經失去了對於經濟的掌控能力。
一條鞭法的實行,實際上從另外一個方面,幾乎可以說徹底廢除了所謂的寶鈔政策。
是好是壞,不太好說。
但其實,那個時候的明朝,如果是沿海,如果是比較富庶的地方,銀子是足夠的。
因此一條鞭法對於他們來說,相當的好。
但是相對比較貧瘠的地方。
銀子流通本身就很少,幾乎沒有的話。
會是什麼樣子的局面?
局面就是......銀子本身的價格會高漲,所以這樣的改革,實際上也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某些稍微貧困地區農民的負擔。
但即便是如此,也只能夠說這個稍微有一點點的瑕疵。
實際上對於整個社會,都是相當不錯的事情。
這些舉措在張居正不斷的推進一下。
讓整個社會逐漸的朝著更好的局面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