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的,這首詞,殺死了比賽。
當時范仲淹就在寶塔之上極目遠眺,這是他當邊關巡撫時候的事情。
當時的人,還算是熙熙攘攘,許多香客會來到寶塔的下方祈求平安。
范仲淹就這麼看著他們,但看的卻又不僅僅只是他們。
還有遠處剛剛經歷戰火洗禮的城牆,負傷計程車兵,或者是遠處隨時準備燃燒的烽火臺,亦或者是隨時可能響起的號角聲。
這一切的東西都只代表著一個。
那就是戰爭。
這個世界上一直有著一些有趣的傳聞,傳聞當中,大雁抵達了北方的回雁峰的時候。
就不會繼續選擇遠去。
因為害怕距離故鄉實在是太遠。
於是他就寫下了這首詞。
作為豪放派的代表,作為漁家傲這個詞牌名的牌首。
其實從某些方面來說的話,范仲淹實在不是一個很擅長於修飾感情的人。
他所寫的一切大多都比較隱藏自己的情感。
在當時的人來看,這首詞難免有些奇怪。
甚至是不被人所喜歡的。
沒辦法,當時的人們喜歡的詞作其實很簡單,這個年代不是說已經沒有豪放派的詞人。
但大家寫的邊塞詞,一定是飽含著一種希望,一種如同盛唐一般的氣魄。
這才是他們所喜歡的。
慷慨激昂。
“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
這才是他們喜歡的。
至於不喜歡的,那就自然是婉約派了。
因為宋朝的緣故嘛,可以理解。
當時不管是李煜的一江春水向東流,還是晏殊寫的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
都是相當受歡迎的。
所以這首詞,自然不是很被人所喜歡。
但是他的地位,卻是不可辯駁的。
因為這首詞才是真實的描寫了當時邊關將士的心聲。
戰爭是一個相當殘酷的事情。
儘管有著再多激昂的描寫,但是都不可否認的是,戰爭是會死人,而且無比殘酷的。
他們似乎都忘記了這件事情。
而范仲淹真實的將這個東西清晰的寫了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