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你要說楊慎就哭了一下,也就算了。
這個兄弟天天在左順門就是蹲著,就是要抓著張驄進行一場武鬥,沒抓住就喊,就硬著脖子在那兒喊。
搞得大夥兒都無語了。
嘉靖帝的外戚,都麻了,你一個區區計程車大夫,六品官,其他的不幹,就整天排斥大臣,然後準備著拳殺大臣。
合理嗎?還有王法嗎?還有法律嗎?
但楊慎會怕這個人嗎?
他真不怕。
因為他爹雖然致士了,但是還活著。
楊廷和啊。
這個人只要還活著,他楊慎就不會有一點問題,他爹的威名,就是如此的顯赫。
所以他做的一切的事情,除了讓嘉靖不斷的不滿之外,沒有絲毫的作用。
相反,張驄等人平步青雲。
他都絕望了,而這個時候,機會來了。
嘉靖還是有些不滿,還是準備只有自己一個爹比較好。
這個時候,他召集了禮部,準備下旨,再來說一說,自己爹的問題。
當時內閣的人換了兩遍,楊廷和之後是毛澄,毛澄現在也走了,內閣還沒有一個確切的首輔。
這才是最致命的,所以嘉靖皇帝趁著這個時間召集禮部,想幹什麼大家都明白。
這個時候,雖然差不多定了下來,但是!
但是還是很多人,對於這件事情相當的不滿。
甚至可以說,除了鐵桿的嘉靖派,其餘人對此都不滿意。
皇帝還要更進一步,這如何可以?
於是眾人開始紛紛的互相連線。情緒逐漸的高漲!
但是眾人卻因為內閣首輔的去世,而苦於群龍無首。
所以就在這個時候!
楊慎徹底發揮了他作為才子的才能。
大明兩百年曆史當中,最為響亮的口號,從楊慎的口中喊了出來。
“國家養士百五十年!仗義死節!就在近日!”
我超。
如此具有煽動性的口號,在加上楊慎本身的才名以及他父親的威望。
三者一起加起來,大夥兒一下子就沸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