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了舉人,可惜中的是明經科,雖然都是舉人,但明經科是要比較拉胯一點。
不比進士科。
所以狄仁傑去往的地方,是汴州,現在來說的話,就是開封。
未來的汴梁。
一個大城市,當了個參軍。
不是參加軍隊的意思,而是一個官職。
大概八品九品之類的一個芝麻小官兒。
但即便是如此,也算是一個相當不錯的成績了。
這個位置也很不錯。
地方也很好。
所以當時的狄仁傑,日子還算不錯。
但過於剛直的性格,還是讓他得罪了一些同僚。
當時李治派遣了一些人進行全國性的監察。
其主要是想要澄清一下吏治。
來到汴州的人。
叫做閻立本。
這個人的確是有些耳熟,因為他雖然在做官上面只能說一般般。
但是在畫圖這一方面,古往今來很少有人打得過他。
只能說,天分有些用錯了地方。
步輦圖,就是這個兄弟畫出來的。
但他絕對是屬於那種,各項都在平均線上的人,所以做官也還勉強。
當時去往汴州,就有人給閻立本告密。
說狄仁傑鬆懈正事,整日尋歡作樂。
閻立本一聽大怒,隨即便叫來狄仁傑進行對峙。
然而雙方之間的這一番談論,非但沒有讓狄仁傑受到懲罰,反而讓閻立本對於這個二十歲的年輕人大為讚賞。
並且順手還推薦了狄仁傑。
這樣一來,狄仁傑就回到了幷州,也就是山西。
當了一個法曹。
法曹還是相當的不錯的。至少在當時,最少是個州法院的院長。
你要說是個肥差,那未必,你要說有多不好,卻也不是。
畢竟在這個地方,稍微的動動手指,日子自然可以過得相當的舒服。
但狄仁傑的仕途,好像是在這裡,就被徹底的終止了。
就好像是閻立本也忘了他一樣。
他大概二十五歲是法曹。
他四十五歲的時候。
還是法曹。
二十年的時間,沒有一絲一毫的動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