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庭亡了,但血脈沒有亡,因為漢庭真正的血脈,就是他們這些讀書人。他們存在,漢庭就不會真正的滅亡。
這就是讀書的力量。
皇天不負有心人,或者說是他本身的天資就非常的不錯,所以在張養浩成年的時候。
他已經是成為了一個,相當富有才華的年輕人。
腹有詩書氣自華。
這句話真的是一點錯誤都沒有。
但讀書有什麼用呢?
你說在其他的朝代裡面,在宋朝,在唐朝。
你尚且還可以進行科舉,從而依靠自己的文采青雲直上。
但是別忘了,這是在元朝。
元朝的統治者像防賊一樣的防著他們,怎麼還會讓他們進行科舉,怎麼還會讓他們進行考試?
這不是在開玩笑嗎?
是的,所以他根本,上路無門。
這才是最恐怖的事情,有些人沒辦法做官,是因為科舉沒考上,而有些人沒辦法做官,是因為壓根兒就沒有科舉這個東西。
這咋辦?
沒辦法,但這是對於普通人而言的。
對於張養浩這樣才華橫溢的男人來說。
有時候一句詩詞,一篇賦文,就足以讓更高的人看到他。
“貪徵興廢玩餘景,須臾不覺一輪古月升東冥。”
“好!”此一句,真的是妙。
這是秦戟說的。
也是秦戟所認為的,但你非要讓他說有多好,秦戟卻又說不出來了,但是問題不大。
同樣認為很好的人。
還有另外一個,那就是當時閃動的按察使。焦遂。
“寫的真好啊,是一個有大才的人,當一個平民可惜了,讓他來負責教育工作吧。”
焦遂如此開口,於是乎,張養浩在十九歲這一年。
正式的開始步入了仕途,當然,他的起點很低,因為僅僅只是一個微不足道的學正,嗯,大概就相當於書院的教導主任一般的職責。
還是看他的才學得來的。
而且不僅僅只是起點很低,張養浩也很明白,自己的仕途或許也要比任何人都更加的艱難。
誰讓這裡是元朝,漢人是最低等的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