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有了一個全新的棋子,那就是李信,這個被他給予厚望的將軍,在滅燕之戰當中,立下了不小的功勞。
嬴政很喜歡他,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李信被嬴政看做是未來秦軍將領的接班人。
因為他很年輕。
王賁也很年輕,但是王賁不行。
因為功高震主。
王翦為什麼要退?就是因為他的功勞太大了,滅國之戰,本就非同小可,而他更是滅了趙,燕。
官職已經可以說是大到封無可封的地步。
他的兒子也不是省油的燈,父子二人,在軍中的威望,實在是太高了。
這不是一件好事,對於王翦父子來說是這樣,對於嬴政來說,也是如此。
或許有人會說,始皇帝氣魄遠非常人,自然不會出現鳥盡弓藏,兔死狗烹的局面。
這話說著是沒錯。
但是你敢賭麼?
賭一把,自己在封無可封,功高蓋主的時候繼續立下功勳。
然後嬴政繼續重用他?
可能嗎?
或許是有可能的,但可惜的是,武安君白起的血尚且還沒有流乾。
砍下武安君頭顱的那把寶劍依舊鋒利。
所以沒有人敢去賭這件事情。
但又有什麼關係呢?反正現在的王翦,已經是告老還鄉了。
勝了就很好啊,他可以安穩的修養,他的功勞如此之大,兒孫就算是不成器,有著他的蔭庇,也能夠過得很好。
至於敗了......
王翦打心底不希望這件事情發生,因為這會為他造成很多很多的困擾。
同時也會讓秦軍計程車卒死去,這些都是他不希望看到的。
但有時候,天總是不隨人願。
就好像他想看看,一個人的極限,到底在哪兒。
李信出征了。
雄赳赳,氣昂昂的。
嬴政的眼中盡是滿意,李信不認為他會輸,秦軍麾下計程車卒也不這麼認為。
但他們還是輸了。
事實證明,項燕真的不是什麼簡單的角色。
誘敵深入,人馬奔襲,長距離追逐戰,這些都是項燕的拿手好戲。
李信輕敵冒進,自然遭到了大敗。
“爹,秦軍輸了。您又有復起的機會了。”
王賁看著前線的訊息如此開口。
而收到訊息的王翦,卻長嘆了一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