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的船隻本身就小,無法仰攻,就算是有火銃之類的玩意兒,打在船底對於陳友諒來說,也是不痛不癢。
鐵索連江之後的幾天。
陳友諒連戰連勝,一波將朱元璋打了個大敗虧輸。
這一次終於是輪到朱元璋急了。
這再打下去,沒得玩兒了啊。
怎麼辦呢?
郭興忽然之間想了起來,這眼前的一幕,和當年的赤壁是何其的相似?
那我們為什麼不用火攻呢?
朱元璋一聽,那這個感覺就對頭了。
只能說真的是歷史的輪迴,郭興借鑑了赤壁之戰的火攻,而在這一場戰鬥之後,羅貫中寫三國演義的時候,借鑑了一波鄱陽湖之戰的局面,寫出了赤壁之戰。
最終導致反而成為了一個輪迴。
可能有時候歷史就是愛開這個有趣的玩笑。
而好巧不巧的是,黃昏時分,東北風起,於是鄱陽湖完美復刻了一波當時赤壁之戰的情況。
鐵索連環,跑又跑不了,陳友諒是真的沒想到,會發生這樣的事情。
一戰之下,火光印襯,鄱陽湖的湖水都染成了血色,真正的血流成河,人間煉獄。
就這一天,陳友諒數百艘大船直接被焚燬,大軍死傷過半。
陳友諒還心有不甘,可惜最後仍舊不是朱元璋的對手。
最終.....兵敗身死。
這時候問題來了,徐達呢?徐達哪兒去了?
實際上在徐達第一次繳獲鉅艦之後,徐達便離開了鄱陽湖。
正如之前所說的,應天空虛啊,張士誠不打,但是在朱元璋的腦子裡,要是有人背後插一刀子,那可就真的致命。
所以派徐達星夜去往應天守城。
朱元璋覺得,那地方空虛,應該是有人攻打的,結果徐達到了應天一看。
好傢伙,那一派和諧的場景。
所以實際上,徐達在這一戰裡面,也就只取得一個頭功。
但這一戰實在是過於經典。
以至於百年之後,正德年間朱宸濠叛亂,又在鄱陽湖來了一波鐵索連環,然後被王守仁一波給燒了。
再之後,闖王高迎祥覺得魏延的子午谷奇謀那叫一個妙啊。
當即來了一波復刻,隨後就被凌遲處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