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區區兩年時間,僕固懷恩也知道,等到大唐徹底安定下來,要收拾的人,肯定是他。
所以,他也當了個乾脆人。
直接反叛,縱兵劫掠,到這時候他才真正的反唐。他說服吐蕃、回紇、吐谷渾、党項、奴剌等部出兵三十萬,擄掠長安四周。圍攻長安。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代宗繼續跑路,郭子儀繼續守城。
這時候,郭子儀手下,也就一萬人。
上一次,他故佈疑陣,趕走了吐蕃,這一次吐蕃圍城,他又該如何?
而他的答案很簡單,收下去。
實際上這時候,僕固懷恩已經暴斃於鳴沙山,因此這些部落並非是鐵板一塊。
郭子儀找到了回紇,他和回紇的關係,那是不用多說的。平復兩京,也是並肩作戰過的。
單槍匹馬,走入回紇大營當中。
回紇對於郭子儀本就萬分的敬畏,之所以出兵,也是以為郭子儀已死,沒想到竟然還活著。
見到郭子儀,回紇人沒有過多的猶豫,他們只認強者,上一次幹長安,是因為郭子儀本來就不在,而這一次郭子儀居然活生生的出現在他們面前。
他們就更沒有想繼續打下去的心思了。
更何況,吐蕃人本身就對他們虎視眈眈,隨時想要吞併他們。
一來二去之間,回紇直接同意反戈一擊。當夜就衝擊了吐蕃大營。
吐蕃也是聰明,猜到了雙方可能聯合,忙不迭的跑路,而隨後則是被郭子儀帶領回紇人追上,在靈臺西園擊敗吐蕃十萬大軍,斬首五萬。生擒一萬,
至此,長安之圍再解。這一年,郭子儀六十八歲。
而隨後的歲月裡,郭子儀也沒閒著。
出鎮邊疆,抵禦吐蕃對於唐朝的侵蝕。郭子儀以老邁的身軀,死死的釘在了西北,構築著唐王朝堅不可摧的防線。
一直到郭子儀八十二歲。
這一年,唐德宗繼位,他才終於可以回到朝廷,進位太尉兼中書令,被尊為尙父。兩年後,溘然長逝。諡號忠武,陪葬皇陵。
享年八十五歲。
“功績幾乎不用多說,再造大唐,已經是居功至偉,但前後三次,三次河山,盡皆被郭子儀所拯救,晴天白玉柱,架海紫金梁,莫過於如此。
故此,郭子儀,歷史名將排名:第七位。”
“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ps:年齡問題,不會有人以為我不會算數吧?
喜歡剪輯歷史:開局盤點十大帝皇請大家收藏:()剪輯歷史:開局盤點十大帝皇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