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沒有開口。
秦戟當然是會說的,人口這個東西,不說其他的,至少是佐證了一個王朝的盛興和衰落。這些都和人口的關係蠻大的。
至少在近代以前是這樣,當然,人口變少也不是說就一定是昏君,說不定是外戰無比輝煌呢?
這個也難說,但人口減少,還沒做出什麼事兒來,那明顯,就是很有問題了。
還能是死在哪兒的呢?
好吧,根據資治通鑑來說。
其實這一段記載有些駭人聽聞,以至於秦戟看的時候,都有些不敢相信,不過既然是官方記載的史書。
想來也不會有太大的問題。
古代的史官,其餘的不說,人品還是值得相信的。
從公元六零五年開始,也就是大業五年。
隋煬帝開始做了一系列的事情,包括但不限於,營建東都洛陽,徵調民夫百萬。開修大運河。徵調民夫百萬
大運河這個東西,後面額外再開口,因為這個東西,還有詳細的要解釋。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然後,修長城徵調民夫數十萬,隨後再修大運河又是百萬級別的民夫。
隨後徵兵百萬,準備進攻高句麗。
這時候黃河氾濫,山東河南發大水,隋煬帝不顧其餘人的勸導,依舊徵調民夫,為軍隊運送糧草。
徵高麗,大敗。
死亡三十餘萬。
這是第一次。
次年,繼續征伐高句麗,功敗垂成,一樣是失敗,因為後方的楊玄感叛亂。無功而返。
再次年,再徵高句麗,再敗,這裡說失敗有些不恰當,因為人家高句麗不想打了,勉強寫了個投降書。
實際上人家啥都沒事兒。
服軟都算不上,純粹的打發隋煬帝,讓他滾罷了。
而且也沒有給隋煬帝任何的面子,高句麗國王既沒有按照隋煬帝的說法去往京城覲見,也沒有放回早年間俘虜的大批隋朝居民。
純純的沒有把他放在眼裡。
以至於使節去往高句麗,還能夠看到看到大量的隋朝的俘虜。
“隋人望之而哭者,遍於郊野。”
就實際意義上來說,那些被俘虜的人,和宋朝因為兵敗從而被俘虜的人,似乎沒有多大的差別。
頂多人數上有些差距。當然,這裡僅僅只是說了他對於人口造成的大規模的減少。
實際上,他的那些所謂的功績,所謂的功勞,不說全都是放屁。
但絕大部分,和他都沒啥太大的關係。
罪在當代,利在千秋是純粹的扯淡。
功在腦補,罪在現實,倒是差不多就是了。
一個鼎盛時期的王朝被生生的玩兒到滅國,古往今來,也就他獨一份兒了。
所以隨後,秦戟也就準備,針對一條條的所謂的隋煬帝的功績,來詳細的敘述一下,隋煬帝的這個煬字。
不管從哪個方面來說,都是純粹的,且當之無愧的。
喜歡剪輯歷史:開局盤點十大帝皇請大家收藏:()剪輯歷史:開局盤點十大帝皇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