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都對於投降沒有半點的想法。
他們的確野戰不是金兵的對手,但金兵也沒有將這三座重鎮真正的打下來,只不過是繞過了他們而已。
所以當金兵帶著詔書,以及皇帝的使者來到這三個敵方。
當中宣讀詔書,命令他們投降的時候。
當地計程車卒直接拒絕了。
甚至打跑了前來的說客,金兵見此也沒什麼太好的辦法,所以也只能夠使緩慢的撤退。
而那邊的宋欽宗反悔的操作也是精彩。
是派人過去,請求進軍允許北宋保留三鎮,而代價就是宋朝增加歲幣,當做租賃的費用交給金國。
金兵都愣住了,一時之間沒有回覆。
宋欽宗也急了,以為金兵不肯答應,於是向三鎮下達了新的詔書。
這個時候,可以說是宋欽宗人生的高光時刻。
因為在這個時候,宋欽宗總算是說了一句人話。
詔書上面寫的冠冕堂皇的字句,大可以忽略不提。
唯有那一句。
“祖宗之地!寸土不可以予人。”
不知道其餘人聽起來,是不是會感覺到無比的諷刺。
但很明顯的是,這樣反覆無常的舉動,也讓金人意識到了一件事情。
那就是所謂的合約。
對於雙方來說,說到底,不過都只是一張紙罷了。
所以宋朝的這次違約,也就給了金人一個藉口。
一個可以繼續出兵的藉口。
因為之前已經說過了,之前是兩路大軍進攻,真正打到開封府下的,不過是其中一路大軍。
滿載而歸,另外一路大軍,則是無功而返。
所以心中自然是不平衡的。
於是在這樣的情況下,趙桓的這個做法,毫無疑問就是給了他們一個藉口。
給了他們一個可以出兵的藉口。
當然,出兵的時間,並不是現在。
他們還是需要回去進行短暫時間的修養。
而在這個時間裡面,這群人在做什麼呢?
因為上一次的圍城,從而導致風聲鶴唳草木皆兵?
還是說大幅度的加強軍士防禦,編練新軍?
亦或者是在三大重鎮當中,再一次組織起防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