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句話或許說的很好,那就是當你選錯了方向的時候。
你越是努力,就越是距離終點越遠。
放在崇禎皇帝的身上,真的可以說是相當的合適了。
他是一個什麼樣子的人呢?
好學,勤政,嚴於律己,勵精圖治,起早貪黑,就這些優點放在一個亡國之君的身上。
大多數的人都會感覺到一個不合適。
因為在人們樸素的認知當中,這樣的一個皇帝,不應該是一個末代皇帝才對的。
但可惜,崇禎是的。
國庫沒錢,他沒有其餘的辦法,俗話說的好,想要錢,無非就是兩個辦法,開源節流。
但是對於崇禎來說,他選擇的方法,是節流。
一個皇帝,身上的龍袍都是經歷過縫補的,這大概是絕大多數人都難以想象的。
甚至傳聞之中的皇后,還需要做一些手工活來補貼一下後宮的收入,這豈不是滑天下之大稽?
然而就算是這樣,就算是崇禎拼盡了他所有的力氣,最後的結果卻還是滅亡。
在這裡面,他真的沒有一丁點的問題嗎?
有的。
那就是他根本沒有認清楚他自己,或者說,他被人給忽悠瘸了。
至於是誰,自然就是朝廷當中的那些大臣。
漢宣帝時候曾經有過一句話。
漢家法度,自有王霸道夾雜,奈何純任德教,亂我天下者,必太子也!
意思很簡單,就是任何的東西都需要夾雜著使用。
而崇禎皇帝可能是真的認為,只要自己勤奮,努力,那麼這個天下就會自然而然的好起來。
會嗎?
不會的。
而且崇禎除了這些優點之外,也就真的沒啥優點了。
但問題來了,這些優點,真的對於一個國家,有任何的作用嗎?
沒有的。真的。
一個國家,不管你皇帝到底能夠多花多少錢,你就算是閉著眼睛花錢,你的國家都不會亡。
相反,可能因為你不太管,說不定有著幾個相當不錯的臣子,讓你的國家變得更好一些,也說不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