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這裡應該有許多人都會嗤之以鼻。
畢竟以後世的眼光來看,所謂的儒家文化並不怎麼樣。
相反,有些流毒頗深的感覺。
很多人甚至將近代化程序的無法推進,都歸咎於儒家的腦袋上。
這個倒不能說完全沒有問題。
但所謂時隨道移。
在那個年代,亦或者說,在龍國數千年的歷史當中,儒家都佔據了一個相當重要的部分。
這個重要,是體現在生活的方方面面之中的。
他的優越性在哪裡?
就在於文化,他是真正的以文化來區別華夷。而不是血統。
血統論這個東西真的是蠢到家了。
真要這麼聊,隋唐估計都該直接給排出去了。
但為什麼沒有?
就是因為無論是隋還是唐,所遵循的文化,依舊是儒家的文化,這是真正的自己人。
或許有些人曾經見過或者是認識一些複姓的人。
他們毫無疑問也是漢族中人。
但如果以血統來說的話。
歸降的匈奴姓劉,姓呼延,姓慕容等等等等,這些人最終都融入到了漢族之中。
這就是儒家文化的先進性。
潛移默化,春風化雨。
在漢武帝的細雨之下,有的其實不僅僅只是大破匈奴,還有招降匈奴,設定屬國。
羌人,匈奴,都是如此,只要防守邊境,抵禦外敵,即便是生活方式不同,即便是血脈不同,也依舊是大漢朝的子民。
大漢的良民。
這一點,恐怕很多人是有些瞠目結舌的。
但實際上,這當然是真的。
漢匈二元制度,或者說華夷二元制度,這玩意兒不是元朝或者清朝開始的。
漢朝早就有了,元,清,兜兜轉轉了一輩子,最終都打不破這個藩籬。
這就是漢武帝的功績之一。
至於大破匈奴,已經提的不能夠再提了。
看到漢武帝這個頭銜,我想任何人就都知道了,武這一個字。
吃齋唸佛可不會有。
這些話說完。
那些反駁的人在這一刻,實際上也沉默了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