遣陳誠而入西域,以至於厲害,一路之上,帖木兒帝國俯首稱臣。
又派鄭和七下西洋,恢復明王朝對於南洋諸島的管轄,重新命名了許多的島嶼。
這絕對是曠古爍今的大事。
鄭和下西洋的規模,人數,航行的距離,都是古人無法想象,也絕對是前無古人的事情。
將大明的影響力真正擴散到整個世界,讓整個大海都臣服在大明的腳下。
這是任何一個朝代都沒有去做,也沒有做到的事情。
建立了一個無比順暢的西洋朝貢體系。
並且為原本缺錢的大明朝,續上了很大的一筆。
大明朝做買賣,實際上是不會虧的,真要虧錢都不可能,因為當時大明朝的科技註定了他任何的東西拿出去都是暢銷品。
絲綢,茶葉,鐵器哪一個不是讓其餘國家無比羨慕的東西?
這買賣做起來必然不可能虧。
當然,指不定朱棣下西洋也有著另外的一部分心思,那就是尋找他的心病,建文皇帝。
但正所謂有心栽花花不開,無心插柳柳成蔭。
建文皇帝最後是否找到無人可知,但鄭和下西洋,絕對是壯舉之中的壯舉。
嬴政:“帖木兒帝國,厲害,聽起來就無比的遙遠。”
李世民:“你說的沒錯,大概有個,幾千裡的路程吧,真正的幾千裡。”
嬴政:“如此遙遠?而且如此遙遠的國家竟然對朱棣俯首稱臣,厲害,厲害啊。”
趙匡胤:“就僅僅只是這一點,朕都無法與之相提並論了啊。”
劉秀:“其威勢之盛,簡直是令人難以想象。”
就連後世的李隆基一時之間也不免沉默。
“一個國家,真的能夠強大到,讓遠在數千裡之外的國度,都為之稱臣,並且願意派遣使臣嗎?”
對於古人來說,距離的遙遠,要比現代人體會的更加深刻。
從蜀中到許都的那條路。
諸葛亮走了數十年,而現在所需要的,卻僅僅只是數個小時。
從應天到雲南,僅僅只是走過去,就需要數月的時間。
其間更是有著高山峻嶺,一不小心就是路失遠道,命喪黃泉。
就在這樣苛刻的條件之下,仍舊有人不遠萬里,覲見大明皇帝。
這樣的威勢,如何不讓他們感嘆呢?
劉邦:“服了啊,服了。”
劉徹:“後世的皇帝,厲害啊。”
或許這一點,就足以抹殺掉所謂的篡位,所謂的殘酷,所謂的修改史書。
因為他們都不瞎,他朱棣是篡位了沒錯,但原本那個皇帝能夠有朱棣這般雄才大略嗎?
不可能的,他不僅比不上朱棣,還絕對是一個昏庸無能的傢伙。
否則不會讓朱棣起兵成功。
更何況這也算是老朱家的權力交替,真要說起來,還是朱家的血脈,說是改朝換代,也完成稱不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