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人在歷史上名聲不顯,實際上相當的能打,無論放到哪個朝代,都絕對是頂尖的一批人。
“人無完人,之前不也說了,朕想要廢后,不也是一個缺點麼?”
“那算什麼缺點,人之常情罷了,陛下。”
鄧禹也如此開口。
光武帝也是點了點頭。
但正如之前所言。
只說好的,不說壞的,那當然不行。
但光武帝的缺點,真的太少了。
人都說,書生造反,三年不成,但書生一旦真正的造反成功了,自然也是風華絕代。
在文治上面,光武帝接手的時候,天下或許有著一千五百萬人。
但光武中興二十年,人口增長至兩千一百萬人。
足足七百萬人口的增長,真的不是一個小數目了。
而且光武帝本身就是個帥逼,而且文采也相當的不錯,戰略眼光更是超前。
史書有言光武命將,坐知千里。
後漢書之中還有一句,以為天子明見萬里之外,這些無疑都是無與倫比的褒獎。
“他真的沒有缺點了嗎?”
“當然不是。”
“但說破了天,或許也就是在定鼎天下之時,因為世家門閥不斷的押寶,從而獲勝,以至於出現了世家門閥尾大不掉的禍患吧。”
坦白說其實這個都不算是缺點。
因為當時是真的沒有辦法。
不同於當年,在漢朝的時代,沒有科舉,能夠讀書的人,只有那些世家大族的人。
所謂的寒門,根本不是指的農民。
而是那些家道中落,從而自己耕讀傳家的人。
他們依舊在上層有著人脈,只要一個人強大,他曾經積累的人脈瞬間就會讓他再一次變成一個強大的世家。
東漢末年,為什麼會有群雄割據?
袁家四世三公。
就是從東漢這裡,埋下了禍根。
但誠如之前所言,既然要聊一個人的優缺點,自然不能夠跨越時代。
在當年,劉秀依靠的,也只能夠是這些世家大族了。
“尾大不掉啊。”
光武帝嘆了口氣。
揉了揉自己的太陽穴,他何嘗不知道這件事情。
現在整個天下的局面,雖然在他的治理之下蒸蒸日上,但更多的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