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原因很簡單。
于軍事之上,楊堅滅南陳,擊敗突厥,這絕對是功勞。
或許有人會說,當時北周滅南陳,幾乎已經是定理,不可能出現任何的錯誤。
那就未免太看不起一個朝代的廣闊了。
就算是當年,蒙古打南宋,那也是打了那麼久。
一個國家,不是說滅就能夠滅的。
而對於突厥,分裂東西兩大突厥,在很長一段時間都徹底的保證了帝國的北方不會出現任何的問題。
這無疑也是功績,而且楊堅也是指揮者,從此也足以看出,楊堅個人帶兵能力並不弱。
同時楊堅也更改了軍制,將伏兵制度轉變為兵農合一的制度,這也是一個好事,一定程度上減輕了國家對於兵役的負擔。
在經濟之上,廢除歷來繁瑣的貨幣,統一度量衡,輕徭薄賦,推行均田制。
在行政之上實行州縣二級制度,簡化了地方行政機構,節省了大量的經費。同時楊堅恢復漢姓,創立五省六部制,也是唐代三生六部制度的源頭。
至於科舉制度,就更不用多提。
儘管在史書的記載之中,隋朝的科舉制度並不完善,但是依舊廢除了九品中正制的荼毒。
這當然也是一個非常好的事情。
畢竟九品中正制度,是真正能夠將一個國家養廢的制度。
但實際上來說,隋朝的科舉制度並沒有許多人想象之中的那麼完美,科舉制度真正的完善還在之後。
但作為草創者,楊堅的依舊是功不可沒。
這些也只是簡單的陳述了楊堅的功勞。
其餘眾人都點了點頭。
嬴政:“看樣子,隋朝還算是不錯啊。”
李世民:“呵呵,這都是好的,你還沒看到不好的呢。”
嬴政:“嗯?還有不好的麼?”
李世民:“多了去了。”
李世民如此開口,那自然是相當的不爽隋朝,但不爽的畢竟是楊廣。
不管怎麼說,楊堅的功勞,他是認得。
開皇之治,也是明明白白的寫在了歷史上的。
劉徹:“幹得不錯,總算是收復了我漢家山河,可以可以。”
劉邦:“對咯,朕早就看外面的匈奴不順眼了。”
趙匡胤:“這話說得,還有誰看外面的那些異族看得順眼的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