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下輪到何東猶豫了。
之前《星星詩刊》之所以會找吳白,就是衝著《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去的。
畢竟吳白是作協會員,當時又沒人知道他是個冒牌貨,所以憑藉這首詩的質量,他們也就答應和吳白談詩集的事情了。
但最主要的,還是因為《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
雖然《星星詩刊》是國內權威的詩刊類雜誌,但同類同級別的雜誌並不是沒有。
只要將《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刊載,對於《星星詩刊》的幫助是很大的。
何東自然是相信陳發實力的,但《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現在已經火了,在公眾的視角里是一夜爆紅的一首詩。
如果浪費這樣的勢頭,去釋出其他詩的話,實在是有點可惜了。
雖然大家都知道吳白不是《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作者,但知道“愛哭的毛毛蟲”是原作者的人,也不是那麼多。
真要刊載其他詩,不去刊載《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的話,效果並不是那麼好。
而這其中最重要的一點,還是對方要發表的這首詩,究竟如何。
“如果不發《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的話……陳先生,現在能不能告訴我,要發表的這首詩,是一首怎樣的詩?”何東準備問個究竟。
“哦,也是一首以愛情為主題的詩。”
之前陳發說發表兩首詩的時候,腦子裡已經有了另一首詩的選擇。
“抱歉,能具體說說嗎?”何東還是有點擔心。
“哈哈,沒關係,我現在都可以朗誦給您。”陳發笑著開口。
拿起桌上的水杯喝了一口水,陳發正了正嗓子。
“《見與不見》
你見,或者不見我,我就在那裡,不悲不喜。
你念,或者不念我,情就在那裡,不來不去。
你愛,或者不愛我,愛就在那裡,不增不減。
你跟,或者不跟我,我的手就在你手裡,不捨不棄。
來我的懷裡,或者,讓我住進你的心裡。
默然相愛,寂靜歡喜。”
這首《見與不見》出自於《疑似風月中集》,是扎西拉姆?多多的作品。
其實扎西拉姆本人創作這首詩,並不是以愛情為主題的,而是在闡述著修行人同他們信仰的佛之間的關係。
但這畢竟是一首優秀的詩歌,讀者自然會有自己的理解。
這樣一首詩,用來寓意愛情,其實是更能被大家接受了解的。
陳髮帶著深情朗讀完,聽筒那邊久久無聲。
過了好一會兒,才傳來何東震撼的聲音。
“實在佳作!好一個見與不見!沒有一句華麗的辭藻,只有質樸無華的情感!但偏偏將無論世事變改,本我巍然不動的意境寫了出來!這是首上乘的佳作啊!”
能不上乘嗎……前世一大堆文青追捧呢……陳發心裡一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