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文典籍,凡是搭上一個太上的關係,都不會尋常。
不說顧誠前世的那位太上祖師,便是這一世,這位祖師的名頭也是凡人皆知的。
這元始玉章,自然也是不凡。
七轉之道,包羅永珍,奧妙無窮。
顧誠從未接觸過修行,圓心和尚圓寂突然,除了指點他羅漢真訣入門,也沒時間講述太多,所以他不知道太上來歷,若是知曉,只怕會更為驚歎。
上古之時,混沌未分,太上道祖開天闢地,梳理陰陽,化神州世界。
後人族生於媧皇之手,於天地爭命。
人族先賢感念天地無常,神魔混世,為求生存,研究出修行之法。
其中,按照法門的不同,更分為四大流派。
其一,便是道門一派。此派尊太上為祖,以天地萬物為道理,勾通元氣為根基,修成無窮手段,乘煙霞,御雲氣,消遙自在。
其二,便是神宗魔門。此派本為巫道,後逐漸演變,以追求上古神魔之力為目標。崇尚自然,不分善惡,任意所為,無拘無束。
其三,便是釋迦佛門。此派脫胎神宗魔門,認為肉身乃是度世寶楫。不假外求,自然擁有蘊涵無盡能量之寶藏。生於世上,度人度己,與人為善,戒傷『性』命。
其四,乃是旁門雜家,世人把不入三流的修行者,盡數歸入其中。旁門雜家的理論紛雜,修行法門亦是種類繁多,極盡窮思。
這四大流派,都有自己的代表人物。便是道門十祖,魔門五帝,佛門三聖,以及九大散仙。
太上道祖,地位超然,雖被尊為道門十祖,實際更為世人皆尊。
太上名頭,可見一般。
……
由於金紙變故,顧誠沒有急著修行,下山入城,買來修行所需,這才開始。
七轉之道,入門修行,當取白芷,青木、香桃皮三物,各七分,煮之七鬥水吞服。
靈『液』服下,清涼之感自丹田升起,混混忽好似化作胎兒,天地化為母宮。
元陽道章篇曰:
“玉寶耀雲蓋,微玄契三晨。太陽化元景,混合運胎仙。開陰結太漠,凝精固魂神。金符煥玉契,披釋七祖根。太一嘯洞章,靈響徹南軒……”
道章運轉,元陽一氣,自丹田初生。
不覺間,胎動已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