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暮春,江南草長。
地處浙江布政司杭州府的錢塘縣,更是一派大好春光。
在尋常百姓眼中,每逢這般時節,縣裡的讀書老爺們,都會呼朋引伴,同去郊外踏青,『吟』詩作對。
不是一般的熱鬧。
同樣身為讀書人,顧誠完全沒有踏青郊遊的閒散心思。
顧誠,字清元,錢塘人,時年十六,家中行三,是以,鄉鄰又稱其為‘顧三郎’。
年歲雖不大,已是一名受著朝廷供養的生員了。
所謂的生員,俗稱‘秀才’,雖然對於大陳萬千讀書人來說,算不得什麼了不起的成就,但是於尋常大陳百姓而言,已然是高高在上的秀才公了。
本來身為讀書人,在這‘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的時節,年紀輕輕已經成了生員的顧誠,怎麼也不該有什麼煩惱之處才是。
可惜顧誠這個被鄉鄰豔羨的秀才公,真個高興不起來。
因為此顧秀才早已非彼顧秀才了。
用前世的話來說,他是個穿越者。
說起來,顧誠穿越到這個世界的時間也不短了,早在兩年前,他就已經佔據了這具身軀。
本來這麼長的時間,他也適應了這邊的生活,可有一個情況,讓他有些無奈。
原先的顧秀才可以說是個神童,十三歲的年紀,便考取了秀才功名。
而到了顧誠這裡,雖然繼承了原主的記憶,本身也不是什麼蠢笨的人。
但因為重生後的他,受的是前世的生活學習習慣的主導,所以對於科舉這門學科,即便是兩個靈魂相融,記憶強大不少,背誦文章不是難事,但是像古代舉子的答題邏輯,總有些欠缺。
好在顧誠前世就是個能夠堅持的人,即便是這邊的生活與前世完全兩樣,但他總歸是沉下心去,好好的鑽研了兩年時間,終於是將這個世界科舉文章邏輯,時文技巧,融會貫通,不再是金玉其外敗絮其中的冒牌生員。
但是對於更進一步的鄉試,他卻是沒有太大的把握。
畢竟科舉不是抄詩,時文的撰寫,不是你足夠聰明,記憶力足夠強大就能行的。
它需要的是專業人士的指點,和一定的運氣。
而顧誠自從接受了自己穿越的事實後,就定下了自己的生活目標。
那就是儘量在科舉的路子上走遠一些,即便是隻能考取一個舉人,對於自己的生活也是一個巨大的改變。
這個世界,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照樣通行。
士農工商,讀書人才是社會的『潮』流。
為什麼人們都喜歡稱讀書人為老爺,還不是因為讀書人獲得舉人功名之後,便有了特權,而後自有百姓附納,就成了地主?
這年頭,有地那就是大爺!
至於找別的門路賺錢?發家致富?
那是以後的事情,考取舉人之後,又有著前世的記憶,只要弄清楚規則,自然是大把的門路。
所以顧誠並沒有像別人一樣趁著這個機會就去踏青,對他來說,這還不如多看一篇文章,總結一下時文技巧來得要緊。
畢竟他如今的家中,境況也不是很好,也沒那個閒工夫出去玩耍。
顧誠有兩個兄弟,父親早年便死了,只留下母親一人獨自撫養他們三兄弟長大。
辛辛苦苦數十年,顧家三兄弟漸大了,顧誠的大哥顧發,沒讀過書,十歲左右便去做了殺豬學徒,如今成了個殺豬匠,供養著顧誠和二哥。
至於顧誠的二哥顧才,倒也上過幾年的私塾,不過卻沒什麼天份,而後也不知從哪裡看了些雜書,突然沉『迷』於鬼神之說,變得瘋瘋癲癲,如此情況下,自然也幫不到家裡,是以除了顧誠之外,家中雖還有兩個勞力,顧家卻一直生活困苦,尤其是還供養者讀書的顧誠。
好在顧誠考取生員之後,家中總算是少了幾分壓力。
對十分了解家中情況的顧誠來說,如此處境,自然急著要改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