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府君大人,全等預祝大人一路順風,早日凱旋歸來!”蘇全揮手大喊道,
“多謝蘇家主吉言,兵貴神速,你我來日再會!”彭鴻拱手施禮道,說完彭鴻不再停留,往城外飛去。
“大人慢走,來日再會。”蘇全眼含深意地望著彭鴻離去的身影,
。。。。。。
公元一八四年三月十一日,彭鴻與關羽等將率領兩千騎兵,兵發潁川。以此同時,潁川戰局也是一觸即發。
朝廷大軍三路大軍齊出,然而右中郎將朱儁率兵與賊將波才交戰,首站卻宣告失利,朱儁只能引兵退往長社。得到訊息的皇甫嵩當機立斷率軍進軍長社,支援朱儁駐守長社。
波才首戰得盛,便自詡為‘武安君’白起在世,親自率大軍包圍長社城,把長社圍得水洩不通。並得意地揚言道,‘三日內,定破長社城。’
皇甫嵩與朱儁兵少,不到五萬人馬,面對波才的二十大軍,前有出戰失利導致士氣受損,後有被波才囂張地圍城威懾。一時間人心惶惶。
“將軍,軍士們士氣低迷,長期以往,恐于軍不利啊!”校尉韓城道,
“兵有其變,不在眾寡。今賊方小勝一場,竟已成驕兵姿態,吾料不日必將鬆懈,我等定有可乘之機。爾等可好生安撫將士,言吾已得良謀,剋日即將破賊。”皇甫嵩鎮定自若道,
“諾,”韓城領命退下安撫士兵,
“義真,都怪吾大意失利,要不也不至於此啊!”朱儁告罪道,
“呵呵,公偉何出此言呢?波才倚仗兵眾小勝一場,不足為奇,此戰非公偉之過。”皇甫嵩安撫道,
“公偉,汝適才所言已得破敵之計,不知真否?”朱儁詢問道,
“吾今日觀賊依草結營,易為風火之計。若因夜縱燒,蛾賊必大驚亂。屆時你我出兵擊之,四面聚合,田單之功可成也。”皇甫嵩附耳道,
“哈哈,此計甚妙,義真既以得計,適才為何不告知韓城?”朱儁臉露欣喜而後詢問道,
“軍機大事,不可外洩?”皇甫嵩嚴肅道,
“然欲成此計,尚欠火候!”皇甫嵩接著嘆道,
“騎兵?大風?可是此二者?”朱儁回道,
“知我者,公偉也。”皇甫嵩笑道,“其一,風借火勢,火借風勢。雖時已達春季,然近日來風力甚小,吾等當靜待天時;至於其二,吾軍雖有三和騎兵,但還需一軍與吾軍成前後夾擊之勢,如此大功可成矣。”
“如今正值春季,大風好求,但這騎兵從何而來?”朱儁再問道,
“日前吾接到騎都尉曹操的密保,其率領一千騎兵前來支援,相信這兩天就要到了。”皇甫嵩鎮定自若道,
“一千騎兵嗎?未免太少了吧?起碼也得倍之,方可一戰。”朱儁疑問道,
“哎,如今朝廷兵力不足,也只能走一步,算一步了。”皇甫嵩感嘆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