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稟主公,如今陛下委於主公護鮮卑校尉,並持節,意在讓主公自行組織軍馬,驅除韃虜,收複幷州土地。如此,我軍就可以名正言順地徵兵了;聖旨上還說,讓主公以雁門郡太守的身份總領幷州軍務,一切軍務要事,可自行處理,不必稟報。如此一來,我軍徵兵的數量在一定範圍內也可以自行決定。”荀彧分析道,
“公達,志才,爾等有何見解呢?”彭鴻望著荀攸和戲忠說道,
“回主公,文若言之有理,主公之前連徵兵都要畏首畏尾的,現如今有了陛下的聖旨,一切都可以名正言順了,望主公加緊步伐,盡快成軍!”戲忠建議道,
“志才可是有何發現?”彭鴻疑問道,
“主公,眼下‘天機處’的分佈已經大致分佈於各州郡了,雖然暫時成不了氣候,但是我們從中發現了一個可怕的情況,如果真如忠所料的話,那後果不堪設想。”戲忠嚴肅道,
“志才,有何發現,盡管明言。”彭鴻再次發聲道,
“主公,可知這太平道?”戲忠不答反問道,
“嗯,知曉,”彭鴻回道,
“如今這太平道的信眾遍佈整個大漢中原八州,首領張角乃是太平道的創始人,自稱‘大賢良師’。其把各地的信徒按照八州的區域,建立了軍政合一的組織“方“,共設三十六方,各方首領稱“渠帥“,在民間産生了極大的影響。如今各地信徒對張角的信仰尤勝於陛下,忠進來還發現張角的信徒經常往返於雒陽城內,並且與十常侍有所勾結。忠心中擔心張角如若心生不軌,號令其部眾揭竿而起,打我大漢一個措手不及,如此無防備的突襲,天下必亂。”戲忠擔心道,
“各位如何看?”彭鴻故作不知道,在場眾人也就只有吳痕清楚,不過吳痕是一個明事理,知情重,又寡言少語的人,因此吳痕並不做聲。
“主公,依照志才收集的情報,張角作亂十有八九會發生,還望主公早作準備。”荀攸聽完戲忠的話也感覺到了其中的威脅性,因此拱手建議道,
“既然大家意見一致,那就早作準備吧。”彭鴻下令道,
“主公英明,”荀彧等人拜服道,
“兄長,如今我軍兵力幾何?戰力如何?”槍杆子裡出政權,彭鴻始終堅信軍隊才是一切的保障,因此最關心的還是軍隊的問題。
“回主公,五千步兵已經招募了三千名,騎兵現有五百;加上符集在廣武城內的一千步兵,如今已有步兵四千,騎兵五百;眼下三千步兵已經初具規模,騎兵還需要時日方可一戰。”關羽眯著丹鳳眼回道,
“符集,待會貼榜佈告,務必要在最短的時間內徵集滿五千步兵,和一千騎兵。”彭鴻望著張旭嚴肅道,
“諾,我雁門兒郎絕不是貪生怕死之輩,主公放心,旭保證三日內定完成任務。”張旭信誓旦旦道,
彭鴻對著張旭點頭表示贊許,然後繼續說道,“開春後,鴻打算開始對陰館以及其他地區用兵,鴻自信可以收複失地,但是隻要收複失地,就需要人才前去治理;如今我雖然有諸位大才相助,但架不住地廣官多,沒有中下層人才,諸位也是管不過來,如此一來恐怕不利於後方穩定,戰事將被延誤。因此鴻想要設立招賢館,召集能人異士為我大漢效力,不知各位有何見解?”
“‘招賢館’,主公想面向天下招攬人才嗎?”荀攸詢問道,
“嗯,正事此意,鴻打算在廣武設立一個招賢館,無論出身貴賤,只要有一技之長,鴻都將委於重任。”彭鴻不似作假道,
“主公此計甚妙,彧十分贊同。”荀彧出列道,
“好,既如此,那今日到此為止吧,各位分頭行事。”彭鴻下令道,
“諾,”荀彧等人拱手應諾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