雒陽城崇德殿內,劉宏正襟危坐於由上好的紫檀木木料製成的龍椅上,此時的劉宏看起來心情不錯,滿面春風,因為劉宏剛剛得到雁門關大勝,鮮卑退軍的軍報。
“大漢光和六年十一月三十日,護鮮卑校尉王方與廣武令彭鴻擊退鮮卑大單於率領的五萬鐵騎,取得大勝。此役,鮮卑折損一萬人馬,我漢軍折損不到兩千人。護鮮卑校尉王方稟報。”
“諸位卿家,你們看看,王方,彭鴻果然不負朕望,替朕守住了雁門關。”劉宏龍顏大悅,
“恭喜陛下,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滿朝文武朝著劉宏一陣山呼,
劉宏揮揮他那細膩又帶點瘦弱的手掌示意眾卿家免禮,
“陛下,如今雁門關已定,那遷廣武縣為雁門郡治已經刻不容緩,望陛下早日定奪。”大將軍何進出列說道,
“其他人可還有什麼異議?”劉宏著重地望了袁隗和楊賜一眼道,
袁隗與楊賜二人見劉宏望過來,於是把本就低著的頭低得更低了,劉宏望見這一幕滿意一線,心裡的征服感得到大大的滿足。緊接著劉宏幹蓋棺定論道,“好,那此事就這麼定了,廣武縣遷為雁門治所。”
“陛下聖明,”全臣又是一遍山呼,惹得劉宏開懷大笑,
“陛下,此次王方和彭鴻立此大功,應該重重有賞。”張讓扯著公鴨嗓子盯著滿臉皺紋笑道,
“阿父說得不錯,應重重有賞!”劉宏笑道,“諸卿以為要如何賞賜?”
“陛下,王將軍有書信來報,信上王將軍說道,在和鮮卑一戰中身負重傷,現在已經無法再次上馬殺敵,懇求陛下把其調回中原養傷,日後好繼續為陛下效力!”張讓再次說道,
“哎,可惜了一位良將!”劉宏惋惜道,“諸位認為要如何賞賜兩位有功之士呢?”
“陛下,雁門郡治新立,還缺一個雁門太守,如今彭鴻為廣武令,其又在雁門關一役立下大功,可拔擢為雁門太守。”王允出列道,
“陛下,萬萬不可啊,彭鴻剛上任廣武令不久,此刻又升為雁門太守,未免操之過急了吧。我朝還從未有一個未及冠的太守,臣恐其年輕氣盛無法勝任!”大司農張溫出列道,
“回陛下,大司農所言實為不妥;彭長風雖然年紀輕輕,但是他為人穩重,有大將之風。前有陣斬鮮卑先鋒彰其英勇,後有擊退鮮卑主力顯其睿智,如此智勇雙全的少年俊傑如不加以重用,是我大漢的損失啊!”盧植與張溫針鋒相對道,
“秦有甘羅十二歲為相,我大漢朝也有霍驃騎十七歲封為冠軍侯;如今彭長風十五歲為一郡太守,又有何不可呢?忘陛下明斷。”廷尉崔烈出列道,
“哈哈哈,崔愛卿言之有理,此事就這麼定了,封彭長風為雁門太守。”劉宏不容置疑道,
“諾,陛下聖明。”全臣見劉宏已經決定了,只能一陣山呼;
“嗯,那這王方要如何封賞呢?”劉宏詢問道,
“啟稟陛下,王方既然無法徵戰沙場可以把其調為內地任職,如此才不會寒了有功之臣的心。”張讓在一旁說道,
“阿父言之有理,眼下何處有空缺呢?”劉宏繼續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