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大漢可定矣。長風果然高才,吾等妄活幾十載了。”盧植一邊搖頭唏噓,一邊又拍手稱贊道,
“今日聞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啊,攸自愧不如。”荀攸也是拜服,
“今日長風一席話,實為精闢,為吾等方尋到了方向;天可憐見,於大漢頻危之際,得遇會稽彭長風,如若大漢中興,長風當居首功啊。”一旁的王允聽了彭鴻的一番言論,先是對著彭鴻一躬然後激昂高亢地仰天拜道,
“諸位嚴重了,鴻只是略有感悟,當不得諸位如此稱贊。”彭鴻趕忙謙讓道,
“諸位請聽我一言,”這時,蔡邕突然發聲道,
“長風之才,諸位已知。日前,吾已經秉奏陛下,為長風求取幷州雁門郡郡守一職;想必,不日陛下旨意將下,長風即將不日出發,到時候還需諸位在朝內遙相呼應才是。”
“哦,此言當真?”田豐開口詢問道,
“蔡公所言自然不會有差,爾等不必懷疑。”一旁的盧植嚴正開口道,
“幷州九郡,我大漢實際只掌握不到五郡;其它半州之地,盡在異族手中。”沮授捏著下巴徐徐道來,
“廣武縣,位於雁門郡內,地處幷州東部;東鄰繁峙,西接原平,南界五臺,北毗山陰。北靠恆山,滹沱河從東向西穿過廣武縣,引為護城河。”田豐來回踱步道,
“伯喈,為何選擇如此不毛之地,以長風之才,豈不可惜?”王允聽了諸位的分析,忘向蔡邕眉頭緊鎖道,
“長風有霍驃騎之志,封狼居胥,馬踏賀蘭山,故此而已。”蔡邕一語驚人,
眾人盡皆沉默。。。。。。
良久,王允率先回神對著彭鴻開口道,
“長風大志,吾等拜服。想吾大漢若人人如長風這般忠君愛國,何愁大漢不興呼?”
“王大人過譽了,鴻平生所願,掃平異族,收複失地,震懾異族宵小,揚我大漢天威!”彭鴻略整衣襟,稍加謙讓然後氣勢磅礴道,
“長風有此壯志,如君不棄,攸願效犬馬之勞。”一旁的荀攸聽道彭鴻的一番今天大論,內心稍作衡量便定下決心,對著彭鴻拜道,
彭鴻聞聽荀攸的投誠,驚訝得一時間還沒有回過神來,一旁的關羽見狀,利用眾人目光難以察覺的動作迅速輕拍彭鴻,彭鴻才緩過神來道,
“有公達相助,相信異族指日可滅,幷州四郡旦日可複啊。”彭鴻驚喜交加地對著荀攸誇贊道,
“長風嚴重了,公達微末之才,不足掛齒。”荀攸連忙揮揮手自謙道,
其實荀攸可以這麼快下定決心認彭鴻為主不單單是今日的緣故。有一人的功勞最大,那就是遠在它處的郭嘉。郭嘉和彭鴻潁川一別後,可是沒有閑著,他私下裡和遠在洛陽為官的荀攸經常聯絡,並且讓荀攸照顧下彭鴻。二人書信往來之中,郭嘉自然不時地誇贊彭鴻的才華,這一來一回,吊起荀攸的胃口了。於是荀攸就開始留意起了彭鴻,也派人調查彭鴻的來歷。
不察不知道,一查嚇一跳。荀攸把彭鴻從會稽到洛陽一路的經過查出來,然後穿成一條線,再根據郭嘉平日裡的誇贊結合起來,發現了驚人的一幕。一介白身的彭鴻,如何得到喬公的賞識,降服虎王,與關羽結義,收猛將典韋,得郭嘉,荀彧等潁川俊傑爭相投靠,最終得到海內大儒牡丹亭會的會長蔡邕的幫助,積累名氣,聲名鵲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