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不過,這還沒進去,能不能取得,或者怎麼個取法,這還是一個未知數,所以我也只能是一切都暫時聽張伯的,他讓我怎麼做,我就怎麼做。
對於桃花源,我曾經把他想象成是一座世外桃源,當在面對這麼大的認識落差的時候,心裡的好奇,就像是點燃了的鞭炮,一個串著一個炸開。
“那你怎麼就知道這是墳墓了?”我直接問出了我心裡的好奇和疑惑。
張伯聽了,回頭指著剛剛我們來的路,回答道:
“看見剛剛的那些野獸了沒?那就是雞犬相聞?怎麼樣?還感覺很好嘛?”
說完這個,張伯又繼續回過頭,指著我們現在走的路,繼續解釋道:
“現在這個是阡陌交通!你知道阡陌什麼意思麼?‘千’是空間概念,指向南方,‘千’字從人一,表示‘人起步走’,往南是人生的方向,往北是人死的方向。‘百’是時間概念,指把從日出到下一個日出之間的時間段劃分為一百刻。因此‘千百‘一詞,合成了類似‘時空’‘宇宙’的概念。因此‘阡陌’整詞來理解事指的是田間小路交錯,但是拆字來理解,那就是通往‘墳墓’的路!”
張伯的解釋,我越聽越覺得可怕,越覺得可怕就越是興奮,甚至有些迫不及待想去看看這裡面是什麼樣子。
而張伯看到我這態度,直接停了下來把我給訓斥了一頓,說是待會我要是進去了,就得表現出一幅不知道的樣子,不然下場也會和那兩個漁夫一樣!
至於那兩個漁夫最後怎麼樣了,其實一開始我就有想過,連後面去的人都死了,這倆漁夫能好到哪裡去麼?
所以,張伯說的話,現在在我耳朵裡面就是真言,就是我野外生存的指南!
大概又走了十來分鐘左右,不知不覺中天邊就泛起了橘紅色的晨光,再接著,白晝與黑夜就像是一個翻過來的碗一樣,只是眨眼的功夫就轉換了過來。
環境變換的有些快,以至於我眯著眼好一會兒這才得以恢複視線。
周圍白天和夜晚並沒有什麼區別,一望無際地麥田,吹著淡淡的青草味。
不久,我們迎面就走來了一群扛著鋤頭的人,這些人如書中描寫的一般,統一穿著白袍,走路很是整齊,一個接著一個地朝著我們走來。
這些人應該就是生活在桃花源的人,看著他們一步步向我們靠近,我的心也逐漸地緊張了起來。
很快,這群人就停在了我們面前,清一色的年輕人,還是有些不同於我們平常在影視劇裡面看到的那些古裝人。
或者說,這群人更接地氣,除了神色有些飄忽外,很難把他們看成是死人。
看見他們停下來,我們也停了下來,第一句話是對方說的:
“你門弄色亞?阿達雅?”
“阿達雅?”這秦朝人說話我聽不懂,心裡重複了一遍這句話便把頭轉向了張伯。
張伯聽了,閉著眼睛想了一會,然後先是跟我說了一句,“這是陝西話!在問我們幹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