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葉年初就聽說有一批城裡來的知青要落戶富貴大隊。公社傳來的訊息不但證實了傳言的真實性,還有詳細的落戶方式。
老根在男人們的閒聊中獲知這些知青要被分配到社員家裡,和社員同吃同住同勞動。最令人心動的是,每個知青每年有一百斤大米補助,是公社糧管所直接提供的。
老根有心也接代一位,其實他覺得按他家裡的條件,接待三位知青來家裡住都不成問題。
和妻子商量,阿葉很是激動。
一百斤大米,那是多大的一份補助。既然同吃同住,那就是說,這些糧食可以和自家的食物在一個鍋裡煮。
這夫妻兩的小算盤打得很是精妙。從開年以來,他們時刻打聽事態的進展。進入秋天,終於公社給了大隊準確的時間。
老堯拖拉機開進大隊部院子的時候,老根和阿葉已經在那兒站了一個多小時。
黃倍象身臨其境地侃侃而談,李建軍發現這些講述聽起來很生動,卻太瑣碎了,說:“講重點,我們的柯同學是怎麼想起去參加高考的,還考上了?”
黃倍被打斷了,仍然不慌不忙地喝了一口水,賣著關子,笑嘻嘻地說:“你嫌繁瑣是吧?那好,欲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說著站起來就往外走。
李建軍沒想到這傢伙說停就停,不帶一點猶豫。趕緊也站起來,伸手擋在他前面說:“我不就說說麼,幹嘛這麼認真呢?”
黃倍一臉嚴肅,說:“人有三急,我這最急的事沒解決幹不了活。”
李建軍“噗呲”一笑,趕緊縮回了手,說:“去去,賣什麼關子?快去快回。”
一個人坐著,李建軍有點不安分,踱到柯凌的辦公桌邊。
他上次看到她桌子的玻璃臺片下壓著好幾張照片。
也許女生的照片總能激發男生的偷窺癖,李建軍饒有興趣地推開堆在玻璃上的雜物,露出了三張不同背景的黑白照片。
一張是一小女孩,抱著一個布娃娃,四五歲的樣子。一看就是照相館的作品。
李建軍不用想就知道是女主人小時候的照片,依稀還能分辨得出長大後的五官模樣。
一張是高中畢業的集體照,四五十個青蔥少年的黑白集合。
李建軍在裡面仔細地尋找著。
找了約兩分鐘,終於在第二排的右邊第二個位置看見了扎著兩個高高羊角辮的小姑娘。這髮型也是太敢了,都高中畢業了。
李建軍有點驚訝,那個時候的柯凌就已經有了一臉正氣。
第三張是在一個古老的院子裡照的,身邊圍著兩個農村打扮的小女孩。三人笑成了一團花。
李建軍正一個人笑眯眯地盯著照片看,黃倍和柯凌一前一後回來了。
柯凌一進門就高聲問:“不要臉,偷看女生。”
李建軍被這一聲喊,驚出了一臉尷尬,竟一時沒話說,很不自然地咧著嘴傻笑。
很快他就回過了神,拙劣地掩蓋著尷尬,笑道:“你放這兒還不許人看呢?不過你年輕的時候很有革命相。”
黃倍和柯凌差不多年紀,從沒想過自己現在不年輕了,笑著說:“小孩子就是小孩子,不會說話,我們柯同學什麼時候老了?”
李建軍馬上明白,自己這是得罪了兩位前輩,趕緊補救:“對不起,對不起,用詞不當了。是年少的時候。”
柯凌倒是大方,笑道:“這有什麼好對不起的,人的衰老是常態。”
說著指著高中畢業照說:“你看,我的高中同學現在好多都當了爸爸媽媽,都比照片上老了好多。”
李建軍真是佩服,這學姐好像活得沒一點負擔。
柯凌盯著黃倍問:“你們怎麼又在一起了?”回過頭問李建軍:“你上午不是說有課嗎?來這裡幹麼?”
李建軍發現,這學姐好像外婆,比外婆管得還多,趕緊說:“我這就走。”
一邊往門口走去,一邊說:“下午見。”
李建軍第三節是數學課,一路小跑回寢室拿課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