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人稱為“神級父子”的二人,今天早上都聽到了廣播。
李舜承今天沒去學校,也沒法帶回報紙。但可以想象貴妃日報也一定出了報道。
李舜承雖然很高興自己的付出有了看得見的成就,但他很快就清醒過來了。
人出名不見得是好事,特別是兒子,更要低調,誰知道這特異功能對他來說是禍是福。
昨天在記者面前他不敢流露出這種想法,但他心裡很清楚,自己不能被這次驚喜給攪昏了頭。
看到兒子清澈明亮的眼睛,他知道兒子走出了昨天的陰霾,但他發現自己還不知道那陰霾是什麼。
李舜承來找兒子,就是想問問昨天是怎麼想的。不料兒子卻先問了:“爸爸,你說我上什麼學校好?”
李舜承也在想這事。
“你的分數,清華,北大應該都沒問題。”
“我想在省城上大學可以嗎?”
李舜承聽兒子竟然放棄最好的選擇,脫口而出:“這太可惜了,畢竟我們省內最好的學校也只能排二流。”
“我不想離家太遠。”
李舜承想想也是,兒子只有十一歲,雖然個子看起來挺高的,但這心氣還是一個十足的孩子。
這年代沒有身份證,李建軍提過讓父親找找關係,看能不能把戶口本上的出生年月改一下,至少要讓自己接近一個大學生的年紀。因為在前世,他發現這個時代,改戶口這事很多人都幹過。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即使改了身份,兒子還是十一歲。李舜承想兒子說的對,不能離家太遠。
省城的z江大學也是歷史悠久的名校,就填報這所學校吧。
父子倆很快達成了共識。
李建軍不是真的不想離家太遠。他想起,那條隔斷楚城和縣城的海峽,就是三年後被填平的。
中間的兩個大漩渦從此消失了。
前世,後來的縣政府領導曾找了好多專家來調研,想恢復漩渦,藉此開啟貴妃縣的旅遊經濟,但都被否定了。
專家來了一批又一批,結論都是一樣,最後縣政府只好放棄。
旅遊資源的開發不了了之。
下個世紀初,移山填海工程的實施,貴妃縣成了省內著名的工業大縣,還是全國綜合實力百強縣。
李建軍想這幾年自己一定要先想辦法保住這條海峽,保住這兩個漩渦。
自己離家近一點總是能多關注些。
z江大學是工科大學,他想報個和規劃設計有關的專業,在本科階段就參與一些專案設計,自己有這一屆理科全省第一的身份加持,主動聯絡貴妃縣圍填海峽的專案小組,也許會有機會參與專案的前期論證。
現在時間到了1978年,貴妃縣走出落後的農業縣正是最關鍵的一年。
記憶中,明年縣政府就有了後續的發展基調,好像第一步就是全縣徵集圍填海峽的建議和方案。
李建軍的緊迫感越來越強,不能因為自己上了大學,就放棄阻止貴妃縣走上這毀天滅地的第一步。
他決定志願就填報z江大學的設計與規劃專業。
喜歡穿越之拯救皮皮蝦請大家收藏:()穿越之拯救皮皮蝦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