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繼堯馬上把話筒遞給李舜承:“李老師,這真是太可貴了,你是怎麼做到的?”
李舜承沒想到記者會採訪自己。
他從沒思考過這一問題,想了想,說:“還真是意外,這也許只是巧合吧。”
看了看兒子:“其實軍軍比我對高考更有感覺,他能考這麼好,就是他對每一課的知識點的把握都特別到位。他也很努力。你們報道他就好了。”
“他是省第一,當然要報道了,你這個優秀教師也一定要讓大家認識的。這可是為我縣的教育事業負責啊。”
馬聞桓也說李老師的事蹟非常典型,給我們今後的教育提出了一個很現實的問題,就是高考和普通教育該怎麼平衡。
李舜承以前就和兒子討論過這話題,就談了兒子當時的看法。
提到用高考逼著學生學知識總比象前些年放縱他們要強,每個方案都是不完美的,按著目標選一個缺陷相對較輕的就好,算是兩害相權取其輕吧。
陳泊仁聽了非常興奮,說:“就是這理,兩害相權取其輕。你是怎麼想出來的。”
在座的人都覺得這是高論,一定要在報道中體現出來。
戴繼堯發現,今天的採訪真是太及時了,沒想到寶藏埋藏在這裡。就問了好多臨時追加的問題,李舜承都慎重地談了自己的看法,當然所有的觀點都是切合時代精神的。
李建軍在草地上聽著父親毫無破綻地談著對教育的看法,佩服得五體投地。
心想,怪不得老爸這些年能護得自己和一家人周全,除了外公的關係,最重要的還是他自己的高情商啊。
戴繼堯很想知道,李舜承從什麼時候開始思考這麼大的問題的,這可是高層決策者的思維。
李舜承淡定地答:“其實這是軍軍在思考的,當時是為了解決我的困惑。”
在場的人又被震驚了,想不到這麼系統的論調是從一個孩子的腦袋裡想出來的。
沈熙陌把李建軍叫到跟前,讓他在自己身邊坐下,滿臉的疑惑:“軍軍,你爸剛才說的你都聽到了吧?這真是你說的?”
李建軍還在自己的情緒中沒出來,毫無表情地點了點頭,連“嗯”都沒發一聲。
沈熙陌一隻手搭在他的肩上,語氣有點生硬,問:“軍軍,你是怎麼會關心起教育問題的?”
“我也不知道,只是覺得一個人必須要懂點知識,但又很難自覺去學習。象前幾年那樣學校不管學習,學生都放縱自己,什麼都沒學到。
老百姓沒文化沒知識,國家就落後,落後就捱打。
所以每個學生都必須被逼著學點東西,這樣國家才有人才,才會強大。所以我贊成恢復高考。”
沈熙陌抽回了手,站了起來,對李舜承說:“李老師,你家兒子是親生的嗎?我怎麼看,他就怎麼不像你。”
李舜承尷尬地笑笑:“我也懷疑過,可他又明明就是。看這鼻子嘴巴就是我的翻版。”
說著站起來捏了捏兒子的臉。
大家就這話題笑論了一番,又回到了正題。
戴繼堯讓李舜承思考一下,這猜題押題的本領能不能推廣,特別是對於其它課程有沒有參考價值。
貴妃縣這次考試的上線人數在本地區並不是最高的,但特殊班級理科班的上線率卻是名列全地區前茅,超過了百分之五十。李舜承教的物理單門課的貢獻率也是最大的。
李舜承本就不喜歡爭什麼名,但對學生的事卻高度負責。答應回去了要好好總結一下,儘量找出一些可用的經驗。
大家又揪著這一問題討論開了。
戴繼堯已收起了麥克風,認真地聽著。
拿相機的年輕人,李建軍知道了,是貴妃日報的記者。
他已把照相機掛在了脖子上,拿著本子在快速地記著。
李建軍似乎心情好了一點,走過去站在他身後,看了一下他的本子。發現一個字也沒認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