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震愷是縣供銷社的主任,家裡就這麼一個兒子。初中時剛好青春期,看到了好多熱血的場面就死活不要上學,推薦上高中的名額讓給了別人。
童世傑的青春是讓父親的職位給燃燒起來的。
家裡常年高朋滿座,來的都是貴妃縣有頭有臉的人物。每個人看到他,都說這孩子機靈,以後一定要去他們的什麼什麼單位工作。
大人們談論中帶出來的資訊,被他這個還沒有完全發育的腦袋一過濾,就覺得世界的大門已經向自己敞開了,他要急速投入到這廣闊的天地中去。
在還不夠招工年齡的日子,童世傑去父親的某位局長朋友的單位做了一個月的臨時工。十二元一個月的工資,他發現根本不是他想象的熱血生活。
一個月後,他又吵著要上高中,但人家已經開學一個多月了。任童震愷在貴妃縣的人脈有多廣,但教育局還是不敢給童世傑夾插一個高中名額。
最後無可奈何了,只能進了一所“五七”高中。這是人家校長聽說童主任在給兒子找學校,主動聯絡上的。
童世傑混了一個月的社會,得出了一個結論,社會遠沒有學校熱鬧好玩。
去年他畢業了,本打算以後讓父親給找個有趣一點的單位招工。不想國家突然恢復了高考,一下又觸動了他的學生情結,而且他對大學生活的嚮往比對工作的渴望更甚。
在他的要求下,童震愷明明知道這兒子不是考大學的料,也只能由著他了,因為這邊上還有對兒子言聽計從的母親在助攻。
童世傑是真的想上大學,也相信勤能補拙。在半年的特殊班級學習中,他真拼了命的努力。
童震愷看兒子好像真的長大了,也很是欣慰,只是不相信他真能考上。
那天,兒子打電話說遇到了一個神奇的老師要幫他複習,自己高考前就不回家了。童震愷夫妻當天就來學校,怕兒子累糊塗了。
當童世傑把李建軍的名字說出來後,童震愷相信了。他了解山洞藏屍案,施副縣長的兒子施相瑞是他比較熟悉的朋友。
與兒子的每週一見,發現他確實進步挺快,兩次模擬考名次都挺穩定的。雖然成績不是很理想,但有李建軍這個神童當老師,他對兒子這次高考生出了莫名的信心。
高考期間兒子不在家裡住,第一天出門前,說好了最後一門考完後,把李建軍和章海平請過來一起吃飯。
童世傑大聲抗議:“這怎麼行?李建軍他爸肯定不同意的。章海平也是,他哥哥管得很嚴的,他說過要跟學校包車回去的。”
“都多大的人了,連這點自主權都沒有?你什麼時候怕過我了?”
童世傑想想也是,都快要成大學生了,自己怎麼還這麼可笑。
“好好好,我叫他們來就是了。”
這是童震愷和方藝夫妻早就計劃好的事,只是沒告訴兒子。
一方面他們確實很感激李建軍對兒子的幫助,另一方面,他也得為兒子維護好人脈。
大學生一畢業就是幹部,包分配,今後的發展空間不可限量。
李建軍可不是一般人,他的事蹟已經驚動了高層,這樣的人等他成年以後普通人是很難高攀的。
章海平是兒子每次回家都要提起的同學,童震愷知道這是兒子在這個班裡最好的同學。兒子說他也在跟李建軍複習,這次考上的機率也很高。
自己和章青平都是科級幹部,縣裡開會經常會碰到,也算是比較熟悉的了。
他想兒子畢業後一定要有穩固的人脈,這兩個同學的關係一定要維護好。
今天的宴請只是一個開頭,以後的交往之路還長著呢。
李建軍不知道童震愷這深謀遠慮的計劃,但他也很想見見這個父親口中貴妃縣的重要人物。
他也有自己的謀算,想著阻止移山填海專案,也許這些有話語權的人物可能都會參與前期的可行性討論。
多接觸一些相關的人物總不會錯。
一頓飯下來,李建軍和童世傑一家人算是正式認識了。
童震愷是個有趣的人,相處起來很輕鬆。
方藝更是熱情,還說以後一定要給他和章海平介紹物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