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偷摘柿子
紅星大隊雖然是農村,但緊鄰著楚城。以前這裡叫紫竹村,因村東頭的山上有一大片紫竹林而得名,歷史上還留下了一些文人墨客的足跡和詩文。這片竹林現在還在,只是面積小了好多。
解放前,紫竹村是個富裕的地方。好多財主在鎮上開有商行。他們的子女大多接受過不錯的教育。好多人在外讀書後就生活在了大城市裡不願意回來,還常給村裡帶回來一些八卦訊息。
他們每天交換著新鮮的新聞,生活過得有滋有味。窮人們也一樣有不斷更新的新聞滋養,和財主的對立情緒也沒周邊的村莊強。
新中國成立後,在村民成分評定時遇到了極大的麻煩。按縣裡的標準,這裡一半的家庭都達到了地主的檔次。這是一個大村,有二千多人。一半家庭如果成了地主,會給新政府的管理帶來不小的壓力。後來請示了縣裡,最後定了三十六戶特別富有的家庭為地主,其他的被定為富農或上中農。
在歷次運動中,這裡的地主是最被重視的。鎮裡的領導變動以後,都會來紅星大隊,怕擁有這麼多地主的地方會發生影響社會安定的事件。
每個節假日,紅星大隊的幹部們都會組織地主們開展村道的打掃工作。最初有人會抗拒,想出各種藉口請假。大隊幹部們早就料到會這樣,他們對每個請假的理由都做最嚴格的調查。如果發現有假,會加倍勞動的時間。久而久之,地主們的配合也越來越自覺。
大隊裡的年輕人對解放前的紫竹村情況不大瞭解,以為地主就是罪大惡極的,對他們實行專政也是理所當然。他們不跟地主家庭的子女來往,在學校也是經常對他們實行無產階級專政。
張金生來到楊家後,給李建軍講了大隊裡好多地主的故事。
離國慶節還有二天,楊紹基夫婦要去縣城看望岳父。
餘老拳師今年已經九十多歲了。一貫硬朗的他前幾天摔了一跤,虧得底子好,沒什麼大礙。因不想讓女兒女婿擔心,就沒帶信給他們。昨天有從城裡回來的社員偶爾聽到這訊息,告訴了餘賽珍。
縣城不是很遠,從鎮上的車站坐汽車加上渡船四十多分鐘就能到,但從家走到車站也要半個小時。餘賽珍一大早就做好了飯,囑咐李建軍中飯自己吃冷飯,晚飯前他們就回來。還把張金生叫來,讓他照顧李建軍,不要出門。
來了楊家後,李建軍這是第一次自由活動。
張金生來楊家才幾天,在楊紹基夫婦面前,他看起來很懂事的樣子,叫幹什麼就幹什麼,對李建軍也比較禮貌。現在只剩下了二個孩子,他的本性又回來了。
等師父師父師孃出了門,張金生的腦子就開始轉動起來。李建軍在師父交代了今天的課程後,就開始練了起來。張金生懶洋洋地靠著牆,看李建軍耍棍子。過了一會,他對著李建軍喊道:“小鬼,要不要去摘幾個柿子,很甜的。”
李建軍聽他這麼一喊,停了下來,說:“爺爺說過,不讓我們出去的。”
張金生噗呲一下笑出了聲:“就你死心眼,等他們回來都下午了。現在出去一下,他們怎麼會知道?”
李建軍問:“到哪裡摘柿子,遠不遠?”
張金生說:“就前面,很近,摘了就回來。”
李建軍沒摘過水果,想想應該是一件好玩的事情,就說好,摘了要馬上回來。張金生說一定馬上回來。
張金生帶著李建軍在村路上拐了幾個彎,來到一個開著門的小院子。院子裡有一棵很大的柿子樹。上面掛滿了柿子,有紅的,也有青的。柿子樹有點高,張金生讓李建軍在下面看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