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顧四周,他見這村中多是老弱,便又道:“為何村中不見年輕人?”
他這般一問,錢里老和百姓卻是臉上有了喜色,道:“不瞞尊上,村中的年輕人,但凡有些力氣的,皆是出去參軍或者做工去了,城裡現在正在招人,卻也能掙不少工錢,年輕人都去了。”
“對對對,我家娃子便是和錢狗剩一起去參的軍……誰知狗剩……唉……”
“我家兒媳婦和兒子都去城裡做工了,女神醫推薦我家兒媳婦進了服裝廠,兒子卻是進商隊做車把式。”
“對,我家姑娘跟著吳神醫學醫去了!”
“……”
眾人你一句我一句的說著,越說卻是越放得開了。
其實這是朱慈炤最願意看到的場景,讓百姓有活路,有盼頭,有期望,有未來,這正是他現在應該做的。
“好啊,希望大傢伙的日子越過越好,有什麼困難也多向我們縣裡提,一定幫大家解決。”
朱慈炤點頭道。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同時心中也在想,前段時間以吳小蘭為典型,大力提倡婦女外出做工,看來也是有效果了。
“多謝尊上——”
錢里老帶頭,百姓卻是齊齊向朱慈炤感謝。
朱慈炤看著他對面坐著的錢老婦人,見她一直默不出聲,當著眾人的面兒,卻是招了招手,翟三會意,朝門外一揮手。
那馬匹身上馱著的東西,一個個將士抬了過來。
“大娘,希望你早日開啟心結,多寶雖然不在了,但是隻要大明還在,便會有人給你養老送終,我此次前來慰問,這些東西便是我的一點心意吧!”
正說著話兒,只見有提著燻肉的將士,有扛著白麵的將士,有拿著糕點的將士,還有拿著一塊牌匾的將士,都走了進來。
“啊,這不是給發了陣亡銀子了嗎,怎的……”
錢老婦人一下子站了起來,有些無所適從,並看向錢里老,想找人拿個主意。
按照朱慈炤要定下的規矩,將士陣亡,需要在足發一年餉銀的基礎上,補發6年的餉銀,也就是說,這錢多寶陣亡,足足給老婦人發了70兩銀子。
這已是天文數字了,如今又來送東西,怎能讓這些百姓不驚訝。
朱慈炤請老婦人坐下,解釋道:“前些日子不是端午節嗎,卻是沒來得及給您送節日禮,這是補上的,以後每逢節日每年都有。”
“啊,死在戰場上,過節還給家裡送節禮?!”
“還有這等好事,那撫卹的銀子便已是未曾有過的,竟還有節禮?”
“每年都有?!”
錢家村的百姓一個個都一副不敢相信的樣子。
那錢老婦人,更是有熱淚滑過臉頰,嘴中喃喃道:“兒呀,你看到了嗎,娘現在日子過好了,有朝廷養著娘,你就放心的去吧——”
朱慈炤轉頭看想侯峒曾,侯峒曾卻是滿臉苦澀。
這是朱慈炤早就下了的命令,這錢家村竟然還不知道,肯定是戶房主事或者是下面的衙役偷懶了,導致訊息還沒有傳達過來。
回去要反省自查一下了。
侯峒曾道。
朱慈炤將此事暫且放下,卻是招了招手,兩個將士抬著一塊匾額走了過來。
只見匾額上刻著四個燙金大字:光榮之家。
落款是大明北方軍軍政總司。
……
…………
感謝“書友”月票支援。
喜歡我是崇禎四皇子請大家收藏:()我是崇禎四皇子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