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昨日與那狗日的太監密謀了大半天,又留了盧九德在自己營中用了飯,高傑便一直喜得合不攏嘴。
就連往日裡自己手下那幾個笨手笨腳的大老粗,高傑看著都順眼了許多,高傑軍中多是殘忍兇惡之徒,卻少聰慧多謀之人,這也是高傑故意為之。
因為只有這樣,憑藉著高傑的出身以及頭腦,才能將自己的部下牢牢的把握在自己的手中。
高傑回想著昨日盧九德與他言語的種種,想象著日後封侯加爵的場景,不自覺的,笑容便又掛在了臉上。
盧九德給高傑說的很好,他聯絡黃得功總兵、劉良佐總兵,再加上他高傑,三人兵力可達二十餘萬,到時無論南京朝堂擁立誰為新君,他們都要先一步出手,擁立福王。
而他盧九德作為福王的舊識,自然也會在新君面前給三位總兵美言,特別是高傑,戰功赫赫,按照盧九德的說法,最低也會封個伯爵。
而且就算有人反對,到時候三位總兵陳兵二十萬,列於南京城外,又有誰人敢不從?
現在大明僅僅失了山東以北的土地,尚有半壁江山在大明治下,而一旦新君是由他們擁立的,他們便相當於整個大明朝最富貴的三人了。
只要牢牢掌握住兵權,那麼便是富貴永久,代代相傳。
這讓高傑想起了明朝的這些國公們,一代一代的,什麼都不用幹,卻是爵位加身,富貴永久。
不過,高傑希望自己有一個國公的爵位,卻不希望自己如同那些國公一般,如同狗彘一般被人圈養起來。
他要的是實權國公,有兵權的國公,所以封個伯爵,根本不是高傑最後終的追求!
人奮鬥一世是為了什麼?
還不就是為了這身前的富貴和死後的子孫後代?
高傑很清楚自己需要什麼,但唯獨不清楚的便是如何抵禦北邊的蟎清,他現在還將李自成列為頭號大敵,想著如何和北面河南)的李自成部劃江而治,尚不知道之後的李自成在蟎清的攻擊下將節節敗退。
現如今,高傑打算靜靜的等待盧九德的訊息,畢竟這件事情只是他和盧九德兩人商量好了,其他的兩人尚不知道訊息。
“傳令下去,命令各什軍哨、探子、探馬,將原本查探範圍再擴大五十里,一應事務,無論大小,皆快馬來報!”
高傑不屬於邊軍,所以軍中道沒有“夜不收”這等類似於偵查兵的兵種,但即使如此,他軍中四萬多人,共計六個營,每一營也足有二百多人專門的哨軍。
所以不要小瞧了這位能帶著四萬多人逃到南方來的高總兵,他的求生手段,是其他幾個總兵所不能比的。
當然,歷史上高傑被許定國設計害死,這裡暫且不提。
......
卻說朱慈炤一行數十人縱馬而行,匆匆的便往宿州趕去,臨到宿州南、淮河之北,卻是有上百名身穿兵甲的步卒將他們攔了下來。
這些兵丁都是高傑軍中的軍哨,屬於固定在一地不動的,比之探子等活動的兵種,他們是最無聊,也是最有可能遇見“肥牛”的兵種。
因為只要守住路口等要道,自然會有過往的人馬自動送上門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