燭火明亮,燈火通明,天色已然暗淡了下來,在縣衙內堂中,崇禎皇帝端坐在上,參將周民、遊擊將軍張升、守備夏茂春,以及幾個軍中的千總站立在下首。
這些人除了周民以外,其他人還是第一次如此近距離的面聖,有的人難掩臉上的激動之色,有的人則渾渾噩噩的有些懵逼,比如說,遊擊將軍張升。
說實話他是第一如此近距離面見崇禎皇帝,雖然以前也有幸在朝堂上站了站,但他那微末的品級,跟滿朝文武比起來,還是差了許多,所以他根本沒有機會可以窺得天子面貌。
今日在這寬不過幾步的縣衙內堂中面聖,他從來沒想過,也從來沒想過自己竟然可以如此近距離的一睹聖顏。
他腦子中跟周民先前看見崇禎皇帝一般,濛濛混混,不知此時該如何是好,特別是自己跟那個小將軍,不,是永王殿下打了一架之後,他更是不知如何是好。
周民信任他們,帶他們帶來面聖,這本是大喜的事情,可是張升隱隱有些擔憂,因為自己在陛下面前太過失禮了——當著陛下的面和永王殿下動了手!
雖然當時自己並不知道永王殿下的身份,雖然他仍還覺著永王殿下不該那麼質疑他們的身份,可是上位便是上位,他們這些做臣子的,怎能把過錯推到上位的身上呢!
也許此時自己應該跪在地上趕緊的認個錯?
或者說等著陛下提起此事,自己來個不知者不罪的辯解?
亦或者說自己應當像剛剛周將軍囑咐的那樣,不必將此事放在心上?
張升悄悄瞥了眼站在崇禎皇帝左側的永王殿下,只見他面上一片淡然,打量著自己這些人不知在想些什麼。
永王殿下道是個寬宏大量的,而且武藝還是不凡,自己在其手下走了不過一招,便被打倒在地。
“臣等拜見吾皇萬歲!”
就在張升胡思亂想之際,只聽為首的周民一聲不高的山呼傳來,張升忙是跟著輕聲喊了起來,在來面聖的時候,永王殿下已然跟他們囑咐過:聲底禮簡。
可即使如此,房間內這些漢子們的呼聲還是顯得有些高,想來他們心中的“聲底”便是如此了吧!
隨著這一聲山呼,六位將領學著周民的模樣,規規矩矩的跪拜了下來。
一跪一拜,起身,他們正要跟著周民行五拜三叩的大禮的時候,上首的崇禎皇帝聲音傳來,讓他們無需多禮,即刻平身。
一拜一叩便讓他們平身,這無異於皇帝對他們一眾無以復加的恩寵,讓幾人很是感動,忙是作揖感謝。
明朝實行的不是三叩九拜的那一套,明太祖洪武皇帝嫌棄三叩九拜麻煩,直接改成了五拜三叩,簡單的說就是下跪五次,磕三次頭。
雖然感覺貌似八個程式小於十二個程式,但是也沒有簡便多少,但是這便是面見天子時的大禮。
“諸卿皆是我大明的忠勇之臣啊,都速速免禮平身!”
崇禎皇帝臉上帶著絲絲笑意,面色不改,將一個喜怒不假於色的帝王演繹的淋漓盡致,他一邊說著,一邊微微虛扶了眾人一把,帝王風采盡顯。
眾人自然又滿是激動又是感動的行禮感謝,最後才垂手而立。
雖然行禮完畢,他們依然垂立在一旁,可是這心中的激動卻是難以壓制下去,崇禎皇帝如此禮遇他們,不僅僅讓他們的感到自己的堅守是值得的,更加堅定地了他們的信念。
黃金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
陛下如此恩待我等,我等既是百死,也是心甘情願!
眾人心中暗暗立誓。
崇禎皇帝沒有想到他這一個小小的舉動能讓這群將領如此掏心掏肺,當然,崇禎皇帝也一直都是這樣做的,什麼賜個玉帶啊,賞賜個麒麟服啊,賞賜個尚方寶劍啊。
只不過崇禎皇帝賞賜的這些人都是老油子,雖然得了賞,卻沒有士為君王死的忠心,更是將所謂的帝王之術,看的清清楚楚。
崇禎皇帝賜尚方寶劍給袁崇煥,袁崇煥拿著他斬了毛文龍;崇禎皇帝賜尚方寶劍給吳三桂,吳三桂拿著尚方寶劍引著蟎清一路進了京城。
崇禎皇帝的運氣真的有點背有沒有,他越是對誰大加賞賜,誰要麼便是背叛崇禎皇帝,要麼便是丟掉小命,成事的幾乎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