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一早,崇禎皇帝等和一眾侍衛便全都早早爬了起來,崇禎皇帝早起是想要看看自己的新車。
眾侍衛早起來,則是想要趁機溜溜馬。
但是卻有比他們起的更早的——節度使府!
一大早那天津城北門便是大開,然後一千名精銳的大順兵丁,又加上投降的衛所士兵便擁簇著五十兩馬車,浩浩蕩蕩的朝天津城周邊的城鎮而去,據說是去追餉的,乃是李節度使親自帶隊。
不過眾人對於這個道不甚在意,畢竟自從李皇帝的官員來了天津城,哪天不是人馬四出,滿載而歸?
就是今日的陣仗著實大了些.....
一些站在路邊的百姓議論紛紛。
不過這跟崇禎皇帝等一行人沒啥關係,畢竟他們是在李自成眼裡已經是死了的人。
此時朱慈炤亦是騎在一匹高頭大馬上,他因為在前世未曾學過騎馬,所以在這一世還需要重新學習一下。
幸好朱慈炤買的這些馬套上馬鞍便可騎用,要不然像他這樣不會騎馬之人,短時間之內一定馴服不了馬匹。
朱慈炤買了三十匹馬,其實除了二十名錦衣衛外,願意騎馬的,或者說敢於騎馬的便只有朱慈炤了。
崇禎皇帝是會騎馬的,歷史上他曾經還騎著馬跑向了安定門準備跑,但是若是現如今要崇禎皇帝騎馬,非把他的肺給顛出來不可。
朱慈炤將原本的兩匹駑馬套在新的馬車上,然後便將兩輛排車,送給了在此處曬太陽的難民。
為此,崇禎皇帝誇了朱慈炤,曰:仁義。
本來朱慈炤是想將新的好馬套在馬車上載著崇禎皇帝的,但想了想,不管套上什麼馬,一旦拉起車來,肯定是不能跑太快的,且好馬還不如駑馬有耐力。
故而依舊用兩匹駑馬拉車。
簡單的吃了點早飯,崇禎皇帝便鑽進了屬於自己的那輛馬車,當然,跟著他進去的還有周皇后、張皇后、袁貴妃以及兩個女兒,這一下車廂裡便有些擁擠了,太子和定王也想進去湊湊熱鬧,被崇禎皇帝一腳給踢了出來。
他們又不想騎馬,只好委屈的上了後一輛馬車,和湯若望作伴。
不過即使如此,他們不需要走路,已經讓他二人樂開了花。
上了馬車,這二人見湯若望雖然依舊被綁著,但是嘴上的破布已經沒了,便道:“湯蠻子,你嘴上的破布呢?”
在答應了朱慈炤不出聲的要求後,湯若望嘴中那臭乎乎的破布終於被拿了下來,他本來為此還很高興,聽聞兩位皇子呼他為“湯蠻子”頓時不高興了。
他想要大聲的反駁,但是想起朱慈炤說過“一旦你發出任何聲響,我便再次堵上你的嘴”,湯若望便不敢說話了,他看了一眼兩位皇子,腦袋靠在了車廂上,閉上了眼睛。
太子和定王頓感無趣,“切”了一聲,便轉過了頭去。
前面給他們駕馬的是馮緱,更是一棍子下去,連個屁都打不出一個的人,太子和定王撩撥了半天,見他也不說話,便學著湯若望的樣子,一臉鬱悶的躺在了車廂上。
一切安排妥當,朱慈炤騎在馬上,溜了幾圈,已然能簡單地策馬行走,眾人便繞過天津城向南而去。
崇禎皇帝坐在馬車之上,眾錦衣衛亦是騎在了馬上,故而速度一下子便快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