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聞崇禎皇帝問他,朱慈炤便道:“兒臣素聞叔父忠誠無雙,忠於我大明江山社稷,且乃祖母孃家人,定是可信的。”
“嗯。”崇禎皇帝點了點頭,相比較大臣們來說,他母親的孃家人,崇禎皇帝還是比較相信的,而且在崇禎十六年的時候,崇禎皇帝要求武勳都將子女送入軍營接受軍事訓練,眾武臣勳貴,皆藉口不去,只有這劉文炳及駙馬都尉鞏永固積極響應。
所以,在崇禎皇帝心裡,對劉文炳還是十分欣賞的。
“那便放了他吧!”
錦衣衛得令,忙上前給劉文炳鬆綁。
劉文炳其實一直在聽崇禎皇帝和朱慈炤的對話,所以也知道自己這是在生和死的邊緣走了一遭,更是得到了天大的信任,被鬆綁之後,他一把扯下嘴中的破布,納頭便拜道:“謝陛下,謝永王不殺之恩,陛下信任臣,臣必當以死相報。”
“卿言重了,快快請起,如今朕落魄不堪,哪還有什麼陛下、永王,稱李五即可。”
崇禎皇帝在兄弟當中是排行老五的,這出了皇城又不敢用真名,只好用李五的假名了。
“對對!”劉文炳忙反應過來:“是臣,哦不,是文炳失言了,五爺,此處不是說話之所,還需換個地方。”
崇禎皇帝看了朱慈炤一眼,見他微微點頭,便道:“我等欲要出城,文炳可知安全去往安定門的道路?”
“安定門?”
劉文炳一愣,隨即道:“去往安定門的道路文炳是知道的,文炳之弟文耀此時便守安定門,只是如今不知如何了。”他顯然有些擔憂。
哦,朱慈炤聽此卻是眼前一亮,這位劉文耀毫無疑問也是位忠臣,在安定門計程車兵全都逃散或者投降之後,他見安定門已然不可守,便回家投井自盡而死。
史料中記載的崇禎皇帝去安定門時,見無人看守,打不開城門,極有可能是這位老兄回家跳井了,崇禎皇帝要是幸運一點遇上這位劉文耀,說不定真的有可能出城。
崇禎皇帝拍了拍腦袋,恍然,自己安排了劉文耀守安定門、劉繼祖守皇城東安門,駙馬都尉鞏永固守崇文門,竟把這事給忘了,如此,我等出城豈不是容易了許多?
崇禎皇帝心中暗喜。
“對了,文炳你怎在此處還被五花大綁起來?”
崇禎皇帝突然想起一事,問道。
“......”
劉文炳看著崇禎皇帝一臉的幽怨,他本以為崇禎皇帝已然想起了什麼,但是看崇禎皇帝毫無覺悟的雙眼,便知道崇禎皇帝將此事忘了個乾淨,便幽幽道:“五爺派內監召文炳,文炳隨內監行至此處,那內監聽聞外城已破,竟舍文炳而去,又害怕文炳會順利面見五爺,便和一眾內衛,將文炳綁了,扔在了此處。”
劉文炳自感有些委屈,自己因為皇帝召喚才遭了毒手,皇帝竟然將此事忘得一乾二淨。
“這......”
崇禎皇帝一時語塞,經劉文炳提醒,他才想起自己在召三位皇子相見時,似乎還順便派了些太監召集了很多的大臣勳貴外戚,但是後來因為朱慈炤提出了南逃的計劃,又無一個大臣勳貴前來,他直接將這事拋到了腦後。
現在想起來,確實有些愧對劉文炳。
崇禎皇帝面色微紅,但是自認這並不是自己的錯,要錯,就錯在那名太監和隨行內衛,崇禎皇帝不禁又罵了幾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