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是個讓世人不斷提起的年份,早在多年前,關於2012世界末日的說法便透過網際網路引發全球大爭論,不論官方如何解釋,末日之說仍舊成為人們熱議的話題。在各種各樣的傳言中,最有人氣的說法來自於早已消失的南美文明——瑪雅人的歷法,該歷法認為2012年的12月21日是世界的最後一天,或許很多人並不相信這樣的傳言,但似乎全世界的人都在等待這一天的到來。
1月31日,一顆被稱作愛神星的近地小行星與地球擦肩而過,或許這就是先兆,套用最流行的一句網路語言,“元芳,你怎麼看呢?”
姜曉洛很想回答這個問題,但這個問題已經不僅僅是個猜想,是個虛幻,它已經變成了社會問題、宗教問題甚至哲學問題,這不是他能夠回答的,但他還是有一種渴望,也有一種沖動想去探索其中的奧秘。他知道,這或許是因為他現在的生活過於平淡了,每天上下班,隔四天在單位睡一晚,日複一日,彷彿這就是他今後的人生歲月。他也知道,這不是他想要的生活,但現實是他似乎一直被某種東西束縛著,沒有了動力,沒有了激情。
父親的身體恢複得不錯,幾次的複查結果表明手術非常成功。平日裡,姜曉洛下班回家,會和父親喝上兩杯,聊聊天。
“你爸又在抽煙了!”
“不會吧?”
“真的,他不要命啦!”
傍晚,姜曉洛和妻子帶著兒子在外面散步,何穎提起老爺子偷偷抽煙的事。
“不會吧?”
“怎麼不會?”
“老爺子本來就不知道自己得了什麼病,還以為只是一個小肉瘤呢!”
“他或許也知道,只不過現在沒什麼反應,他以為自己好了。”
“那現在怎麼辦?”
“肯定不能再讓他抽了!”
“他那麼倔,怎麼可能管得了他!”
“那就讓他抽?”
“我覺得在現在這種情況下,開心最重要!”
“但是這樣對身體沒有任何好處!”
“慢慢來,只能想辦法勸他了。”
兄弟姐妹們聚在一起,這次大家的意見不統一了,一直在激烈地爭論。一方是堅決反對,主張嚴肅表明不準再抽煙,一方覺得要緩一點,關鍵是要開心。姜曉洛站在了後者的立場上,或許就他而言,更希望順其自然,至於為什麼,他也沒有想得太明白。
6月21日,中國政府宣佈撤銷海南西沙群島、南沙群島、中沙群島辦事處,設立地級三沙市,管轄三個群島的島礁及其海域。此事一經公佈,立即引起國際社會的高度關注,也激發了民眾強烈的愛國主義熱情,或許這裡面還有一些民族主義情緒。
國家在發展,這是不爭的事實。對於普通老百姓來說,沒有戰爭是一件好事,看看新聞裡、網路上,一些國家戰爭不斷,人們流離失所,原本富裕的國家也因為戰爭變得滿目滄桑。但作為一名曾經的軍人,姜曉洛認為一個國家數十年沒有戰爭是不可想象的,更何況國家正在走向複興,還沒有完成統一,南海問題、釣魚島問題,這些涉及國家利益的根本問題在過去的三十年裡被國家刻意淡化。隨著國力的增強,國家需要為他們的人民提供保護,也必須為他們的人民提供保護,這是不能永遠迴避的。
9月25日,中國首艘航空母艦“遼寧艦”交付海軍。“遼寧號”航空母艦,簡稱“遼寧艦”,舷號16,是中國海軍第一艘列裝,可搭載固定翼飛機的航空母艦。該艦的前身是前蘇聯海軍的庫茲涅佐夫元帥級航空母艦次艦“瓦良格號”,上個世紀80年代中後期,“瓦良格號”建造時蘇聯解體,工程中斷,1999年由中國購得,經過一番艱難的波折,於2002年3月抵達大連,2005年4月起由中國海軍在此基礎上建造改進併成功列裝。由“遼寧艦”開始,中國開始走向深藍,大國的複興之路愈加寬廣。
這是中國的硬實力,半個月後軟實力登臺。10月11日,中國作家莫言獲得諾貝爾文學獎,這是中國本土作家首次獲得諾貝爾獎,也是真正意義上中國首個諾獎,僅僅三年後,中國女科學家屠呦呦獲得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11月14日,中共十八大閉幕,中國迎來了新的最高領導人。當時的國人沒有想到,在接下來的幾年裡,中國的大地上掀起了一場舉世矚目的大浪潮,同樣引起了全世界的關注,就在樂觀者、悲觀者為中國的國家前途和未來發展爭執不下,各種理論和推斷層出不窮的時候,老百姓卻為此精神振奮、歡欣鼓舞、拍手稱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