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造石湖呈圓形,直徑達到了三百米,巧妙地藉助山勢與岩石。
同青銅樹所在的空間一樣,人造石湖的圓形比例完美地符合了幾何學中的圓。
數千年前的人類是如何建造出這種建築的,實在匪夷所思。
石湖中堆積著厚重的淤泥,淤泥經歷了不知多少年的浸泡,味道腥臭無比。
來自附近山村中的山民聚集在這裡,在李碗鋪村村支書李先的指揮下慢慢地將其中的淤泥清空運出遺蹟。
這項漫長兒艱辛的工作在山民眼中卻不算什麼,畢竟每天上百塊的工資,比種地輕巧的多。
人造石湖上鋪設著纖長的石橋直通對岸,對岸的石壁上一扇黑沉沉的金屬門鑲嵌於其中。
門前,一個頭發花白的老人正仔細觀察門上的花紋形狀,嘖嘖稱奇。
這位年逾六十的老人,是本次冰城考古隊的領隊郝愛國,華夏著名的考古學家,史學家,兼任冰城工業大學歷史系教授。
他身邊一身工作服小心拓印花紋的中年人,帶著一副厚如瓶底的眼睛。
凌亂地頭髮不知多久未洗,絲毫不影響他的興奮勁兒。
他就是本次考古隊的副領隊,郝愛國教授的愛徒——史哲,也是業界有名的考古狂人。
郝愛國教授指著金屬門中間位置的花紋,說道:“這種花紋在整個甬道、石柱、青銅樹下的石盤上都有出現。”
史哲小心翼翼地將拓印好的紙張收好,說道:“老師,花紋描繪的植物奇特,您見過麼?”
老教授的手指撫摸著金屬大門,上面描繪的植物有兩層,裡層的花瓣小而精緻,一朵朵聚在一起朝外舒展。
外層的花瓣邊緣尖細,花瓣綿密而均勻,裡外相互映襯之下,彷彿一團燃燒的火焰。
郝愛國教授搖了搖頭,說道:“我這些年瞭解的植物當中,從未有一株花朵像是這樣的……”
他想了想叮囑道:“史哲啊,一會你把拓本發往華夏智庫,看看九宮他們的天機系統中能不能找到資料。”
史哲點頭應下,當聽到身後的腳步聲之後,他眉頭一皺,語氣不善:“小朱、小楚,你們幹嘛去了?!”
朱曉慧暗暗吐了吐舌頭,一時間沒敢搭話。
楚健忙滿臉笑容的說道:“史老師,我們去看看青銅樹,您不是說青銅樹的來歷不簡單麼。”
楚健和朱曉慧都是史哲的學生,對自己這位嚴謹執著的老師懼怕的很。
郝愛國教授慈愛地看看兩個像是怕被訓斥的小學生一樣的他倆,溫和的為他們解圍:“哦,難得你們都有探索精神,說說吧對青銅樹的看法。”
楚健和朱曉慧對視了一眼,最後在楚健的眼神示意之下,朱曉慧只好硬著頭皮站了出來。
她清了清喉嚨,甜甜一笑:“那我就在老師和郝教授面前說說愚見啦!”
青銅樹,高達三米三,上有九枝,枝頭有九隻金烏,由此可以推測其作用。
古時華夏曾經流傳著“后羿射日”的傳說,建造青銅樹的人應該是將青銅樹當成了“扶桑神樹”的化身。
那麼,青銅樹的作用應該是作為一件祥瑞的物件,放在當時他們活動的遺蹟中象徵祥瑞。
她一口氣將腦中的所有東西說完,偷偷瞧了一眼史哲微微點頭的表情,偷偷鬆了口氣。
郝愛國教授聽完之後仰面而笑,說道:“年輕人思維就是靈活啊,好,曉慧說的很好!”
頓了頓,他繼續說道:“那麼我再補充一點,曉慧、小健,你們注意到青銅樹下的石盤了麼?”
青銅樹整體鑲嵌在底部的石盤上,石盤正面有一些精巧的凹槽與凸起。
凹槽形狀同祭祀擺放蠟燭所用非常像,配合著所處位置,老教授有七八成的把握,那裡用於擺放蠟燭與祭祀用品。